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介绍佛陀】(16)           
 
世界名人谈佛陀 (16)

佛陀思想理论的高深是现代思想家们无与伦比的

经历了漫长的形而上学的坎坷旅程,乔达摩终于摆脱了万物永恒阴影的束缚,成为一个对哲学有着浓厚兴趣的哲学家。他提出并填补了近一半的伯克莱主教的理想主义理论。显而易见,乔达摩,这位玄妙印度思辨哲学的杰出者,其思想理论的精辟是任何现代著名理想家均无与伦比的。            
                       
—— 赫克斯利《进化与论理》

Buddha has seen deeper than modern idealists

Gautama got rid of even that shade of a shadow of permanent existence by a metaphysical tour de force of great interest to the student of philosophy, seeing that it supplies the wanting half of Bishop Berkeley’s well—known idealist argument. It is a remarkable indication of the subtlety of Indian speculation that Gautama should have seen deeper than the greatest of modern idealists.
                   ~Prof. Huxley. “Evolution And Ehtics”

                (摘自《世界名人谈佛教》达摩难陀编 成建华译)

佛陀的宗教态度 (10)

还有一种看法,认为佛陀是个实用主义者,或者称之为实效主义者。这种看法我想是较为适当的,因为佛陀明白地说,这些哲学问题或玄学思想,并不能帮助一个人去消灭烦恼和痛苦,或导致和平与解脱。佛陀所关切的,正是消灭烦恼和趋入解脱。在这个目标之下,一切无结果的哲学玄想自然被摒弃了。由此可见,佛陀的沉默具有极重大的意义,显示出了佛陀的心境是何等之深广超越,判断是何等之明智卓越。佛教徒若能不忘记佛陀的宗教态度,对这些问题的沉默,就永远不会失掉佛法的精神和宗风——重实践、重实证,而不重语言文字、思维的宗风。佛陀之沉默,对如来之超越一切的哲学争论采取了应该采取的态度,继而对人生的探讨作出了极其伟大的贡献!(完)
                    
(摘自《人间佛陀与原始佛教》弘学著)

乔答摩太子 (1)  

             译自巴利文本生经序

在这同一天,三十三天欢欣喜悦的天众,举行了一个庆祝会,挥舞着外衣,做出种种高兴的姿态,就因为迦毗罗卫城的净饭王生了一个儿子。这儿子日后将在菩提树下坐成佛道。

那时有一苦行者,名叫迦勒瓦罗(译者注:即阿私陀仙人),是净饭王的密友。他熟谙四禅八定,常于午饭后到三十三天去游憩。那天他正坐在天上休息,注意到那些天众(高兴的神情),就问道:

“你们为什么这样高兴欢腾?也让我知道知道是什么事儿吧!”

“长者,”天众回答说:“因为净饭王生了个儿子,将来要坐在菩提树下成佛,大转法轮。我们将能在他身上见到佛世尊的无量安详庄严,还能够听闻佛法。”

一听这话,那苦行者赶忙从天而下,进入国王的住处,在指定给他的座位上坐定后,他说:

“风闻大王喜获麟儿,我想见见他。”

                       摘自《原始佛典选译》

佛陀最常强调的教示是什么?  

根据巴利经典所载,所有事物都是无常的,而且没有任何一物可以当作是“我”、“我所有”。

我引用佛陀的话回答:五蕴(khandha)无常、无我(anatta),每个个体全都是由五种积聚——五蕴组成。身的积聚称为“色”(rupa),乐、苦等感受的积聚称为“受”(vedana),记忆与醒觉称为“想”(sanna),造作思考称为“行”(sankhara),能透过六根而认知称为“识”(vinnana)。如此,色、受、想、行、识被称为五聚或五蕴。

五蕴无常、无我,这是在所有教义中,佛陀最常强调的部份。五蕴无常,因它们持续地流动、变迁着;五蕴无我,因它们始终迁流变化,任何人都不能将它们执取为“我”或“我所有”。

我再归纳一次,请各位把这主题的要点铭记在心:佛陀最常强调——所有事物都是无常的,而且没有任何一物可以当作是“我”、“我所有”。
                     
(摘自《一问一智慧》佛使尊者著)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