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介绍佛陀】(19)           
 
世界名人谈佛陀 (19)

救世主

若要把佛陀称之为救世主的话,那只是他发现和展示解脱之道——涅槃的角度上说。不过,这条道必须由我们自己来走。——罗睺罗《佛陀的启示》

Savious

If the Buddha is to be called a‘saviour’at all, it is only in the sense that he discovered and showed the Path to Liberation, Nirvana. But we must tread the Path ourselves.
               
~Ven.Dr.W.Rahula,“What the Buddha Taught”

                (摘自《世界名人谈佛教》达摩难陀编 成建华译)

佛陀教化的典型

           摩登伽女和阿难的故事 (2)

阿难说:“没有关系,我是沙门,对谁都是平等的,在我的心里,是没有贵贱的区别。请给我一点水,我实在是口渴得很。”

摩登伽女听了很高兴,恭敬地用双手捧了一钵水给阿难。阿难一点也没有轻视她的心,很有礼貌地点头答谢。摩登伽女因此铭感肺腑,她再看到了阿难,不由生起了爱慕之心。当阿难喝水归去的时候,她目送着阿难风度翩翩的背影,一缕情丝,万分爱恋……。  (摘自《人间佛陀与原始佛教》弘学著)

乔答摩太子 (4)  

             译自巴利文本生经序

那些人看到他忽笑忽哭,就和他说:

“我们的长老前一刻刚在微笑,现在却哭起来了。尊者啊!是不是有什么不幸的事要发生在我们少主身上呢?”

“没有不幸的事会发生在他身上。他毫无疑问的将成为佛陀。”

“那么,你为什么哭呢?”

“我是想到了自己重大的损失才哭的。因为,哎!我将没有机会见到这位神奇的人物成佛。” 摘自《原始佛典选译》

对某个教法,若生起是佛说或非佛说的怀疑时,我们应如何解决这个问题?(2)  

不要一听闻就相信,例如某个比丘说这教法是我从佛陀那儿听来的,或说是听闻于僧团长老和博学的人,而他们都说这是辗转从佛陀那儿听来的。虽然如此,也请各位务必对照经典去判断,它如法吗?与毗奈耶比较,它如律吗?

这是个保障的工具,即使佛教延续了二千年、三千年、五千年,甚至数千年、数万年,假如这个原则一直保存使用,佛教或法、律将不会被毁灭或混淆。所以它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原则,名叫“四大教法”,这是佛陀设定以经和律作为检核根据的教导,他没有提到阿毗达磨,只提出要以经典来审查、判断,及与毗奈耶作比较。
                       (摘自《一问一智慧》佛使尊者著)

常随佛学 (3)

癸酉七月十一日在泉州承天寺为幼年诸学僧讲  

四、佛自洗病比丘及自看病

四分律云:世尊即扶病比丘起,拭身不净。拭已洗之。洗已复为浣衣晒干。有故坏卧草弃之。扫除住处,以泥浆涂洒,极令清净。更敷新草,并敷一衣。还安卧病比丘已,复以一衣覆上。

西域记云:祇桓东北有塔,即如来洗病比丘处。

又云:如来在日,有病比丘,含苦独处。佛问:汝何所苦?汝何独居?答曰:我性疏懒不耐看病,故今婴疾无人瞻视。佛愍而告曰:善男子!我今看汝。
                            (摘自《弘一法师演讲录》)

释氏要览~姓氏

别姓有五 ② 

             二 甘蔗氏

二甘蔗氏、经云、昔有转轮王、名大自在、子孙相承、合有八万四千王、最后王名大茅草、垂老无子、乃委政大臣、自剃发出家、众号王仙、极老不能行履、诸弟子辈时行乞食、遂以草笼盛王仙悬于树、虞虎狼之害也、有猎人望见、谓是白鸟乃射之死、血沥于地、诸弟子归见师被害、即共殡尸其血沥之地、后时忽生甘蔗二本、日炙开剖、一生童子、一生童女、大臣闻迎取归宫、养育长成、以王种故、遂立为王、命氏甘蔗始也(或梵云乔答摩、或憍昙弥、二姓华言最胜、经音疏云、皆甘蔗王种也、顺正理论云、乔答摩种、生于日光、)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