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介绍佛陀】(79)

圆成佛道 ②

悉达多太子不是在菩提树下一夜就成佛的。当他在菩提树下进入大禅定时,也没有超自然的生灵出现,指点他成佛的奥秘。在他觉悟前,有一段漫长的经历和过程,这些都记录在《本生经》里。《本生经》里很多故事告诉我们,他在过去世时,如何牺牲他的生命来达到成佛的理想。一个人如果要想成佛,必须实践十种波罗蜜──布施、持戒、出离、智慧、精进、忍辱、真如、坚定、慈悲、平等。实践十波罗蜜须要花很长的时间,甚至要在无数次生死中不断的学习、锻炼。这说明了崇高的佛陀在这世间的出现,须要经历久远时代磨练的历程。所以佛陀告诫弟子要度化众生,不一定要圆成佛道。他们一样可以通过成就独觉佛或阿罗汉而进入圣道。

独觉佛出生在没有觉佛降生的时代,他们通过因缘法──缘生、缘灭而证悟宇宙的真理,虽然他们也一样证悟涅槃,可是他们没有觉佛的智慧,不能对众生弘法,只是自己孤独的生活。

阿罗汉克服了所有的欲望和人性的弱点,阿罗汉接收佛陀的教诲和认识真理。他们也向世人宣告宇宙间的确存在着解脱生死的真理。所以能降生在佛陀出世的时代是件非常殊胜的事。 《法句经》(摘自《佛教徒的信仰是什么》达摩难陀法师 编著)

◇◇◇◇◇◇◇◇◇◇◇◇◇◇◇◇◇◇◇◇◇◇◇◇◇◇◇◇◇◇◇◇◇◇◇◇◇◇◇◇

怀念佛陀 ⑤

佛陀的一生是平凡的,因为他与普通人一样生活、学习,并在八十高龄时离开人间。佛陀的一生又是不平凡的,因为他以自己的睿智创造了精神的历史,留给现代人类以无穷的精神财富,也给现实人生以无比深刻的启示。以理智的态度认同佛陀,是为景仰;以情感的态度归依佛陀,便是信仰。但两者之间也会某种联系或转化,并非横亘着一条天然的鸿沟。(摘自《人世间》总004 秋野)

◎◎◎◎◎◎◎◎◎◎◎◎◎◎◎◎◎◎◎◎◎◎◎◎◎◎◎◎◎◎◎◎◎◎◎◎◎◎◎◎◎◎◎◎
圆 寂 ①

 

于是世尊和阿难尊者说:

“阿难,我们到那边去,到尼连禅河的彼岸拘尸那城末罗族叫它做和跋单的娑罗树林附近去。”

“好的,世尊。”阿难尊者向世尊表示同意说。

于是世尊被一大群比丘簇拥着,趋向尼连禅河彼岸,到拘尸那城末罗族的和跋单娑罗林去。到了树林附近,他向阿难尊者说:

“阿难,有劳你为我铺一张卧榻,头向北方,放在两棵娑罗树中间。我累了,阿难,很想躺下来。”

“好的,世尊。”阿难尊者答应着,就头朝北地在两棵娑罗树中间铺了一张卧榻。世尊在榻上右肋而卧,像狮子一般,两脚相叠,保持着意识清晰,心念分明。

摘自《原始佛典选译》亨利著 顾法严译

◇◇◇◇◇◇◇◇◇◇◇◇◇◇◇◇◇◇◇◇◇◇◇◇◇◇◇◇◇◇◇◇◇◇◇◇◇◇◇◇

佛陀和平的使者 ⑨

这就是无明。就佛陀而言,无明不是指欠缺了某个哲学信念上的知识,它是指对自身内所发生的事情缺乏了解。人们由于这个无明的遮障而不知道为什么会变得痛苦。没有人要保持痛苦,但却持续地痛苦,因为无时无刻不停地在制造贪爱与瞋恨;不断地对感受起反应。当无明去除,开始往内观察时,就会理解,“瞧,我以产生贪爱来响应这些感受,而给自己制造了痛苦。当感受愉悦时,我产生贪,而感受不愉悦时,我产生嗔。这两者都使我痛苦。好,我现在有解决办法了。当我了解了这些感受的无常特性,并保持平等心时,就不会产生贪爱与瞋恨,无贪和无嗔。心的习性模式开始改变,而我就开始脱离痛苦了。”

佛陀说,这就是智慧。它与任何的哲学或宗派的信念无关。它是有关人们幸福和痛苦的真理,而且只要依照正道上的步骤去做,就能在身体当中体验得到。四圣谛不是哲学教条。它们是有关自己的实相,使人从自己身上开始了解自己。只有当我们体验到时,才是四圣谛,如此才能成为圣人。(摘自《觉悟之路网站》葛印卡)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