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介绍佛陀】(81)

三 身 ②

佛陀对瓦色达说道:

“如来(佛陀)就是法身,是真理的具体化,已成为真理,由人转变成真理。”《长阿含》

佛陀也告诉瓦卡伊:

“见到真如法,就是见到如来。” 《杂阿含》

从这一点来看,佛陀就等于真理。诸佛一体,众生与法身无二,因为真理只有一个。在佛陀生前,“应身”和“法身”对他来說是一样的。可是当佛陀入灭后,发生了观念的差异,大乘佛教认为佛陀的“色身”已灭,舍利存放在舍利塔内;但是“法身”仍然活着。(摘自《佛教徒的信仰是什么》达摩难陀法师 编著)

◇◇◇◇◇◇◇◇◇◇◇◇◇◇◇◇◇◇◇◇◇◇◇◇◇◇◇◇◇◇◇◇◇◇◇◇◇◇◇◇

怀念佛陀 ⑦

他特别指出,通过精神的专注和统一,可以克服种种内外魔障,如爱欲、忧恼、贪欲、昏沉、怯懦、疑惑、虚伪、自私、追求名利、自赞毁他。在克服魔障之后,达到一种高尚的境界,如清净、纯洁、无污、无垢、柔韧、堪任、稳固、不动。这表明,佛陀十分重视现实人类的生活态度,以为只有在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的前提下,才有可能通过修行而获得清净境界。

佛陀的人生经历和毕生教导告诉我们,作为人类社会的任何个体,都必须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并在此基础上,为整个人类社会荷担道义。人生的意义在于,从个人做起,完善道德人格,并推己及人,为改善这人性失落已久的世界作出贡献。

我怀念佛陀。 (完)(摘自《人世间》总004 秋野)

◎◎◎◎◎◎◎◎◎◎◎◎◎◎◎◎◎◎◎◎◎◎◎◎◎◎◎◎◎◎◎◎◎◎◎◎◎◎◎◎◎◎◎◎
圆 寂 ③

 

正当那时,优波和那尊者刚好站在世尊面前替世尊搧扇子。世尊很严厉地对优波和那尊者说:

“走开,比丘,不要站在我面前!”

于是阿难尊者就这样想:

“优波和那尊者做世尊的侍者已经很久了,随时都在世尊身边听候他的使唤。而今世尊世寿将尽,却这样严厉地对优波和那尊者说:‘走开,比丘,不要站在我面前!’到底是什么原因,什么理由,使得世尊这样严厉地对优波和那尊者说:‘走开,比丘,不要站在我面前!’?”

于是阿难尊者就向佛说:

“世尊,这优波和那尊者做世尊的侍者已经很久了,他随时都在世尊身边听候您和使唤。而今世尊世寿将尽,却这样严厉地对优波和那尊者说:‘走开,比丘,不要站在我面前!’世尊,到底是什么原因,什么理由,使得世尊这样严厉地对优波和那尊者说:‘走开,比丘,不要站在我面前!’?”

摘自《原始佛典选译》亨利著 顾法严译

◇◇◇◇◇◇◇◇◇◇◇◇◇◇◇◇◇◇◇◇◇◇◇◇◇◇◇◇◇◇◇◇◇◇◇◇◇◇◇◇

佛陀和平的使者 ⑾

有很多人都说,我们不应该对感官的所缘起反应,但他们并没成为佛陀。有的教师教导说,我们不应该产生贪和嗔。

佛陀解释说,只要有愚痴存在,就会有贪和瞋。他因此劝告我们要从愚痴中解脱出来。什么是愚痴呢?愚痴就是无知。愚痴是无明。你不知道内心里发生了什么。你不知道贪和瞋生起的真正的原因。你是无知的。你要如何脱离无知呢?要直捣问题的根部,以感受来用功,脱离痛苦。

只要没有觉知感受,就会持续地与外缘缠斗,心想,“这个不好看”或“这个好看”。你是持续地在表面上用功。你还认为黑牛和白牛是束缚的起因。事实上,响应感受而产生的贪和嗔才是束缚。一个酗酒的人以为他是对酒精上瘾。事实上是对喝了酒的感受上瘾。

当人客观地观察感受时,就开始从无明中出离。了解感受的无常特性,就生起了智慧来响应感受。这是自然的法则。法定性是现象的自然秩序背后的法则。不论有佛或无佛,法定性这个现象的法则始终不变。(摘自《觉悟之路网站》葛印卡)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