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介绍佛陀】(95)
佛陀的沉默 ③

佛陀对这些问题保持沉默,事实比回答他们要来得实际。有些现象因为缺乏词汇无法说得清楚。在某些集会,佛陀非常耐心的应用人类有限的语言词汇,来解说真理,只要真理是绝对正确的,不管用什么语言或方式来表达都是一样的,不需要特别的去造作。如果想这么做,那么以人类那有限的观念,将会误导事实。这就是七个瞎子摸象的故事,谁也不能真的了解大象长得怎么样。一个先天视觉障碍的人,从来就不知道天是什么颜色。

佛陀并不打算回答所有的问题──那些没有意义的问题,或发问者目前尚未能理解答案的问题。佛陀是个很重实际的导师,充满慈悲心和智慧。他以浅白容易理解的言辞向人们讲述真理,让他们彻底的了解,和让他们主动的去开发智慧。如果发问者提出与自我修行无关的问题,佛陀不给予回答。

(摘自《佛教徒的信仰是什么》达摩难陀法师 编著)

◇◇◇◇◇◇◇◇◇◇◇◇◇◇◇◇◇◇◇◇◇◇◇◇◇◇◇◇◇◇◇◇◇◇◇◇◇◇◇◇

佛陀:尊贵的医师 ⑤

第三圣谛

痛苦完全止息,不再生起。第三圣谛的第一面向是:苦灭──痛苦的根除。第二,应证──了解到我们必须直接经验苦痛的根除。单单只是相信有一个免于苦难的境界、一个超越心与物的境界,这是没有用的。我们必须亲眼看到才行。第三,已证──直接经验到痛苦的根除,不再生起。当这三面向完成时,便圆满了第三圣谛。

第四圣谛

什么是根除一切痛苦的方法?单单心里想要是不够的,必须付出努力才行。

第一,通往苦灭之道──一条去除所有痛苦的道路。

第二,应修──在理智上知道八正道的每个部分都必须在经验层面被彻底了解。

第三,已修──亲身体验到八正道的每个部分,并将之发展至极限。

如此这般,当每一圣谛都在三方面被实践而四圣谛在十二方面被圆满达成时,悉达多获得了完全的觉悟。他不是因为理智上或心里虔信而接受真理,而是因为直接经验真理。只有到那时,他才宣称“我是佛陀”、“我已解脱”。任何想要获得解脱的人都必须完成四圣谛每一圣谛的三个面向。(摘自《觉悟之路网站》葛印卡)

◎◎◎◎◎◎◎◎◎◎◎◎◎◎◎◎◎◎◎◎◎◎◎◎◎◎◎◎◎◎◎◎◎◎◎◎◎◎◎◎◎◎◎◎
佛陀死后还存在吗?①

 

佛陀死后存在或不存在的问题,在佛陀时代已经有了。

一位苦行者请问佛弟子这个问题,却没有获得满意的答复。佛陀弟子阿诺楼陀将他们的对话描述给佛陀听。佛陀在考虑了提问题者的理解能力后,通常以沉默来回答,不过,这一次,提问题的人是阿诺楼陀,于是,佛陀回答了:

佛陀:“啊!阿诺楼陀,你以为形式(色)是永久(常)或不永久(无常)的呢?”

阿诺:“不永久的,世尊。”

佛陀:“不永久的东西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

阿诺:“痛苦的,世尊。”

佛陀:“对那些不永久的,痛苦的和无常变化的东西,认为这是我,这是我的灵魂或永久的实体,这样认为是适当吗?”

阿诺:“这是不适当的,世尊。”

(摘自《佛陀的启示》 顾法严译)

◇◇◇◇◇◇◇◇◇◇◇◇◇◇◇◇◇◇◇◇◇◇◇◇◇◇◇◇◇◇◇◇◇◇◇◇◇◇◇◇
佛的身密与语密 ③

有一次,目犍连心里暗忖:“我想知道佛声所到达的距离。”

一想到此,他立刻运足神通力,到了千百亿那样远的佛世界,正在休息时,也听见佛的声音,就好像在附近一样。在目犍连休息的这个世界上,有佛与大众正要一齐用饭。目犍连发现这里的众生都是高头大马,目犍连只能站起在他们的钵的边缘。这个世界的佛弟子,忍不住问佛说:“这个人的头只有微虫那样大小,不知他从何处来,意往何处去?而且,他还穿着出家人的衣服行走哩!”

佛答说:“你们可别轻蔑这个人,他经过东方远不可测的佛土,那里有一位释迦牟尼佛在世,这个人是释迦牟尼佛的神足弟子。”

(摘自《大智度论的故事》龙树菩萨原著 鸠摩罗什 刘欣如译)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