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介绍佛陀】(96)
佛陀的沉默 ④

佛陀解答问题是要协助人们证悟自我,而不是展现他那无上的智慧。佛陀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来解答各种不同的问题。第一种解答方法。只须要直接的回答“是”或“不是”。例如:“是不是所有事物都属无常?”答案是:“是”。第二种解答方法。属于需要分析和思考的问题。比如有人问道:“安古里玛拉在成就阿罗汉之前是一位残暴的凶徒,他根本就没有资格成为阿罗汉。”凶徒是否有资格成为阿罗汉?这是一个需要分析和思考的问题,不能直接回答:“是”或“不是”,要不然,就不是明确的答案了。需要分析各种主观和客观的条件,经过思考后,才下定论,凶徒是否有资格在他这一生就证悟阿罗汉。第三种解答方法。以反提出问题的方式,使发问者解决自己的疑惑。比如有人问道:“杀生为什么是一种罪行?”如果反问他:“如果其它众生杀害你,你有何感想?”那么这个问题就不需要再解答了。这是一种很自然的现象,如果解答了反而会造成混淆。第四种解答方法。将问题搁置一旁,比如有人问道:“这个世界是什么时候开始存在的?”这个问题人类至今都无法找到确的答案,只能靠推理或想象,没有确实的答案。佛陀给予的答案中,有很多和今日昌明的科学相吻合。

(摘自《佛教徒的信仰是什么》达摩难陀法师 编著)

◇◇◇◇◇◇◇◇◇◇◇◇◇◇◇◇◇◇◇◇◇◇◇◇◇◇◇◇◇◇◇◇◇◇◇◇◇◇◇◇

佛陀:尊贵的医师 ⑥

藉由修习四圣谛,每一圣谛各三个面向,我的如实智见变得纯净。

何谓如实智见?如实的意思是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每一圣谛的真相;第一圣谛的真相是苦──此刻正在经验苦。“此即苦”。我们了解如实──这是苦。我们藉由见、藉由客观的观察而领悟到即使最快乐的感觉仍然是苦。智:随着这个经验而生起智慧。因客观地观察实相而产生的智慧就是智,正智,而见则成为正见。如实智见不再是一种哲学,而是彻底清净。不受任何哲学信仰或束缚羁绊,没有各种信念所造成的不纯净。它在当下被经验到。除非做到这点,否则他的教导不过是另一种哲学、见解。这个见解应该变为正见,变为彻底清净的如实智见。这即是他的教导。只以心中信仰或理解的方式接受佛陀的教导并无法让我们解脱。只有直接的体验能够让我们解脱。

哲学信仰或教条是无益的。不论信念有多正确,如果只依赖自已的信念是没有帮助的。必须实际经验真理才行。对真理的直接体验会将变为正见。否则,就只是哲学信仰,而任何哲学信仰都是束缚。佛陀之所以为佛陀是因为他了解哲学如何束缚了人们。他自己脱离了这些束缚并指出一条路,一条能够从这些束缚中获得解脱的道路。他唯一的目标是让一切众生都能摆脱痛苦。每个人都有心的不净染污这个疾病。每个人都因为无明产生的杂染而受苦。当感受到愉悦的感觉时,不管感觉多微细,人都会产生贪爱:我想要更多,我想要更多。(摘自《觉悟之路网站》葛印卡)

◎◎◎◎◎◎◎◎◎◎◎◎◎◎◎◎◎◎◎◎◎◎◎◎◎◎◎◎◎◎◎◎◎◎◎◎◎◎◎◎◎◎◎◎
佛陀死后还存在吗?②

 

佛陀:“感受是常久还是无常的?”

阿诺:“无常的,世尊。”

佛陀:“无常是痛苦还是快乐?”

阿诺:“痛苦的,世尊。”

佛陀:“对认为无常的、痛苦的、和注定变化的东西说:这是我的,这是我,这是我的灵魂,这样认为适当吗?”

阿诺:“是不适当的。”

佛陀:“想,行,识是常,还是无常?”

阿诺:“无常,世尊。”

佛陀:“无常是痛苦还是快乐?”

阿诺:“痛苦的,世尊。”

(摘自《佛陀的启示》 顾法严译)

◇◇◇◇◇◇◇◇◇◇◇◇◇◇◇◇◇◇◇◇◇◇◇◇◇◇◇◇◇◇◇◇◇◇◇◇◇◇◇◇
佛的身密与语密 ④

这位佛问目度伽略子(目犍连):“你为什么来到这里呢?”目犍连答说:“我为了想追究佛声的到达距离,才特地来到这里。”

这位佛告诉目犍连:“纵使你有意追究佛声的距离,经过亿劫那样无法计量的距离,也不可能知道界限在哪里。”(完)

(摘自《大智度论的故事》龙树菩萨原著 鸠摩罗什 刘欣如译)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