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上一页            下一页    

       六祖法宝坛经浅释(4)

      ——————————————————————
    ⊙ 释宣化 

乃谓曹侯村居民曰。可于此山建一梵刹。一百七十年后。当有无上法宝。于此演化。得道者如林。宜号宝林。时韶州牧侯敬中。以其言具表闻奏。上可其请。赐额为宝林。遂成梵宫。盖始于梁天监三年也。

这村叫曹侯,是三国时代曹操的后裔。智药大师预言一百七十年之后,“无上法宝”即是六祖,在宝林驻锡及教化众生。出家僧众及在家人在此地开悟者,其数如林木那么多,所以此地名叫“宝林”。这个时侯,韶州长官侯敬中,将智药大师的预言奏明于朝廷,梁武帝乃赐额为宝林,于天监三年(公元五○四年)建筑此庙,即今南华寺。

寺殿前有潭一所。龙常出没其间。触挠林木。一日。现形甚巨。波浪汹涌。云雾阴翳。徒众皆惧。师叱之曰。你只能现大身。不能现小身。若为神龙。当能变化。以小现大。以大现小也。

这龙身巨大,故只见其身而不能见潭,它在水面飞舞,到处弄得波浪激溅,把波浪翻高有十呎、二十呎,甚至三十呎那么高,很是洋洋得意,自以为是。徒众们皆恐惧,说:“真不可思议,这龙真想要伤害我们!”六祖叱骂这龙说:“若你真有神通,就能自有变无,自无变有,你应该可遂心如意,从大身化为小身,从小身化为大身,无所障碍。”

其龙忽没。俄顷复现小身。跃出潭面。师展钵试之。曰。你且不敢入老僧钵盂里。龙乃游扬至前。师以钵舀之。龙不能动。师持钵归堂上。与龙说法。

当六祖以激将法使龙化小身后,忽地龙不见了,但顷刻间一条小龙跳跃飞舞著于水面出现。六祖见说:“你现在化为小身了,但你不敢跳进我的钵里来。”

这龙在水里游来游去,游到六祖面前。六祖不等它跳到钵里,马上就把它从水里搯出。在东北我的家乡,未有人住之前,可以“棒打獐子瓢搯鱼,野鸡落在饭锅里。”当时东北的物质是那么丰富的。

龙遂蜕骨而去。其骨长可七寸。首尾角足皆具。留传寺门。师后以土石堙其潭。今殿前右侧。有铁塔处是也。

六祖大师持盛龙的钵,返回法堂,为龙说法。龙闻法往生,脱骨而去。留下遗骨,长有七寸。头尾角足皆具足,留传寺门,大师将此潭填平,在大殿的右边,尚有铁塔,那就是潭的所在处。

在法海禅师的序文里,说潭在左侧,实际上它是在右侧。在六袓坛经注里,丁福保他没有到过南华寺,当然不知潭的方位了。按照六祖在殿里坐的位置而定,潭是在右侧的。

行由品第一

此经中第一品,是六祖大师对其徒众略述他的生平。“行”即指六祖的生平,“由”是指他依据什么来修行。“行由”,是指其源处,是从何开始。

时大师至宝林。韶州韦刺史名璩舆官僚入山请师。出于城中大梵寺讲堂。为众开缘说法。师升座。次剌史官僚三十余人。儒宗学士三十余人。僧尼道俗一千余人。同时作礼愿闻法要。

每部经都要具足六成就,即是信成就、闻成就、时成就、主成就、处成就、众成就。正法开演时要具备这六种成就。法会一定要有众,韶州韦刺史与官僚、徒众即符合这个条件。宝林山是说法的地方,故具足处成就。六祖大师是位法师,深悟了解经义,故具足主成就。“时”,具足时成就。“同时作礼”,具足信成就。“愿闻法要”,具足闻成就。

这时,韦璩和他的僚属们入宝林山请大师出来弘扬佛法。

大师告众曰。善知识。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善知识且听。惠能行由得法事意。

大师对大众说:“有善根及智慧的各位知识们!菩提自性是本来觉悟清净的,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要用这个真心,可以直截了当成佛,不要用你那妄想的心。”接着大师用他本来的名字,自称“惠能”而说:“诸位听着!现我将告诉你惠能如何得法的经过。”

    上一页            下一页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