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上一页            下一页    

       六祖法宝坛经浅释(5)

      ——————————————————————
    ⊙ 释宣化 

惠能严父。本贯范阳。左降流于岭南。作新州百姓。此身不幸。父又早亡。老母孤遗移来南海。艰辛贫乏于市卖柴。

惠能的父亲,本籍是范阳(河北省),后因事故,被降迁到岭南(广东省)。因为父亲对子女管教很严,所以尊称为“严父”,可是母亲通常以爱心来照顾子女,故尊称为“慈母”。

“惠”,意即以法惠施众生。“能”,即能做佛事。六祖俗家姓卢。六祖的父亲被贬谪到岭南——在唐时是属边疆荒凉之地。其父本来是官员,因犯罪而被流放到岭南。

惠能的生活很不幸,他的父亲在他三、五岁时便去世,而遗下孤苦的他和守寡的母亲,故只好迁移到南海,尝尽各种艰辛及贫乏。为了维持生存,惠能只有入山砍柴,挑回到城市去卖,以此微薄的收入,买米给他母亲和自己吃。

时有一客买柴。使令送至客店。客收去。惠能得钱却出门外。见一客诵经。惠能一闻经语。心即开悟。

因六祖家贫,他没受过教育,所以不识字。那时在中国上学要缴学费的。虽然他不识字,可是天性聪颖,一听到经文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当下即悟,而了解以前所不明白的境界。现在很多人听过此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但有谁开悟了呢?有人说:“喔!我悟了!”我问你,你开了什么悟?什么悟没开?要问问你自己。

遂问客诵何经。客曰。金刚经。复问。从何所来持此经典。客云。我从崭州黄梅县东禅寺来。其寺是五祖忍大师在彼主化。门人一千有余。我到彼中礼拜听受此经。

五祖住在东禅寺,教化徒众有一千多人。当时中国人学佛兴盛热忱,所以有一千多人共同在一山学习佛法。

现在(一九六九年)美国哪里有千人共同来学佛法呢?在这么大的国家竟然没有。但也许以后会有万人来学佛法这也说不定。这要看看我的徒弟,你们如何用功。大部份美国人都很聪明,但有些人聪明过份了,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每天从早到晚只会吃迷幻药,因为只有依靠药物,他们才会得到某些微异的境界,这些人一再地试用这些毒药,直至发觉药物也无功效了。他们心想:“我已吃药物很久了,但我仍未开悟。”当他们了解吃药物是错时,也许会回头而求真理吧!所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我现在教你们佛法,所以你们将来会讲法而教化众生,故不要随便,要认真学习而不迷惑,这样很多人就会跟著来学习了。你们现在学习六祖坛经,应知在那里学的。当别人问你说:“你在哪里学的佛法?”你可以回答说:“我们在法界佛教总会的佛教讲堂学的。”这就像此段经文的意思一样。

大师常劝僧俗但持金刚经。即自见性直了成佛。惠能闻说宿昔有缘。乃蒙一客取银十两与惠能。令充老母衣粮。教便往黄梅参礼五祖。

你们要清楚这里所说的“大师”是指五祖而非六祖。当惠能听说有千余人共同学习佛法的圣地,他非常兴奋,便迫不及待的问这客人说:“我该怎么办呢?我真想去那里学佛。当我听你念金刚经时,我明白它的义理。我要去求法,但我有一位年迈的母亲,乏人照顾,我应怎么处理呢?”

因为菩萨是不求名的,故六祖并没有说大菩萨在此时来帮他忙。经文只简单说因宿昔因缘,有一客施惠能纹银十两,这真是一个大的供养。因为他一天砍柴到市上卖,只值几个铜板,即使惠能在千日卖柴所积聚的钱,也比不上这些银子那么多。

他便拿这些银子来安顿好他母亲的衣服和粮食。也许这人告诉他说:“你虽穷,但仍要学佛法。现在我来帮助你。”乃施予他这笔金钱,方便他能去求法。这供养的功德是很大的,将来这人一定是一位肉身菩萨。现在在这里也许也有人这样做,自己想一想:“我是否有做积德的事呢?”若你不记得,那没有关系,不需要打这种的妄想。

这人敦促他说:“你有这么大的信心,一听经文就开悟了解义理。快!赶快去黄梅见五祖,那确实将会对你有用的。不要迟了,马上就去吧!”

    上一页            下一页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