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境非定境,所现方是真
本次提要:
·只求智慧,不求神通
·禅定是心里用功夫,该动的要动,不该动的不要动
·通过观想出来的境叫观境
·观境非定境,所现方是真
·观的境,是你平时所见的境
·阳光非法身光明,但以阳光去引发法身光明
·修定是为了显现真境的修持方法
·修定时出现非所观的境,都是妄境
只求智慧,不求神通
哪有离开了工具能做出东西来,要么是神通。但神通完了,还是恢复原来的,孙行者把身体变成一个庙,过一会,这个庙又变回猴子了。我对神通是一点不受迷惑,我只求智慧不求神通。
神通再大,仍然是凡夫。孙行者一翻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仍然掉在地上,没有不掉下来的东西。只有空,只有成就了法身才不会掉下来。
禅定是心里用功夫,该动的要动,不该动的不要动
“澄清混浊”。修禅定是心里用工夫,要断掉烦恼种子,要增长定力。
要使心不要分散,混浊不清的使它变清,昏昏沉沉的使它醒过来。生活是这样,修行也是这样。太活跃了,尽打妄想,想得天花乱坠,实际上一切的一切都没有你想得那么好。不动脑筋,每天昏昏沉沉过日子也不好。所以修行人应该该动的要动,不该动的不要动。
通过观想出来的境叫观境
把掉举和昏沉的毛病息下去了,定境才会显现。通过观想观出来的境叫观境,观境不过是个桥梁,是个工具,例如我修观太阳,观光明是为了成就光明定,成就法身光明。如果我们不这么利用,就什么也观不成。即使每个人都有法身光明,可是谁也没看见过法身光明,法身光明只有命终一刹那一现就完了。
观境非定境,所现方是真
禅定作的观,到后来观境会越观越清楚,但仍然是观境。要到它不是观出来,而是现出来,才能算数。当你现出来的时候,你已经入定了,只有定才能现得出来。所以现出来的境界是真的,观出来的还不能算定境。现出来的境界跟观出来的境大致一样但又不一样。
观的境,是你平时所见的境
譬如说,在高山上看远方的天边,或者凌晨初明,远方的天空初明的曙光起来了,天边突然跃起一股明亮的光,叫“明光耀起”,天色大明,然后出现黄光、红光,天空变成非常美丽、清洁、辽阔,这是你在高山上,用眼睛所看见的。
阳光非法身光明,但以阳光去引发法身光明
眼睛可不是高级的仪器,心才是高级的仪器,所以修定不用眼睛看。但是你总得有个过渡啊,有过渡就要有个利用。譬如我们看不见法身光明,我们就观太阳光,太阳光跟法身光明相似,但不是真正的法身光明,法身光明没有太阳光这样强烈,也不是把所观的太阳光修成法身光明,法身光明是自己现出来的,太阳光是观出来的,可是你要利用这个观啊。
修定是为了显现真境的修持方法
既然所观的阳光不能变成法身光明,那何必去观阳光呢?观阳光就是为了止住妄念,引发法身光明。止是止住妄念,观是不要让你的心变成一潭死水,要成活水,观能起这个作用。等到真的起作用了,境就现出来。譬如像观前方东方初明,从初明到明光耀起,再到出现红黄的光,如果真是现出来,跟眼睛看的不一样,眼睛看不到这种境界,但又很相似,只是更加清晰,更加明亮,更加辽阔,无有边际。但如果不通过观,你连现一秒钟的力量也不可能,因为凡夫都在妄想里,心没有安静下去,所以修定是为了显现真境的修持方法。
修定时出现非所观的境,都是妄境
在修观的时候,譬如修空观,观蔚蓝色太空,忽然空中现出观世音菩萨来,现出阿弥陀佛来,你会欢喜得了殊胜因缘,其实这是妄境,是从你妄想心里出来的,不能算数的。因为你观的境里没有阿弥陀佛,怎么虚空里出了一个阿弥陀佛?这跟虚空里出了两架飞机同样的是妄境。要真在观阿弥陀佛相好庄严,从开始的模糊到清楚,入定后从定心中现出阿弥陀佛才不是妄境,现出来的明显程度是你作观时是努力不出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