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首页 > 佛学讲记 > 律海十门

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 (42-8) (总第255)

───────────────────────

归敬请戒缘起之十义颂解
能海上师编集 傅味琴浅说 (2002.11.21)

不论哪里的众生都有贪瞋痴烦恼,戒就是为了对治烦恼,有烦恼就一定需要戒

提要:

  • 如来无所不知,制定戒律有开遮持犯,就是如来的智慧善巧

  • 为了佛教事业的弘扬,为了度众生的需要,可以开戒

  • 如果病重危及生命,除用酒的药无药可治,方可开许使用,但须发菩提心

  • 为了活血喝酒,酒戒开得也太随便了

  • 不论哪里的众生都有贪瞋痴烦恼,戒就是为了对治烦恼,有烦恼就一定需要戒

  • 不受戒,随缘造作善业,与受戒的功德不可比量,因随缘而作没有主动性

如来无所不知,制定戒律有开遮持犯,就是如来的智慧善巧

“随缘而起”这句话是佛门里的话,可是他用错了地方了。“戒律无自性,随缘而起”,意思就是说两千年后的时代已经有变化了,应该照二千年后的时代的变化,把戒律再变化变化,他是这么个意思。难道如来不知道两千年以后的事情?如果不知道也不称如来了。如来无所不知了,如来早就说过了,戒律有开遮持犯,可以开嘛。开就是可以根据客观情况有所变动,可是开戒有规定,不能乱开,不是你想开就开,要遵照如来的规定开戒。

为了佛教事业的弘扬,为了度众生的需要,可以开戒

譬如说清定上师在的时候,有时候各地来的居士总要见见上师,求上师加持一下,那么上师总是给他们摸顶,每个人都摸。我常在清定上师旁边,看到这个队排得很长啊,连你想跟清定上师讲话的时间也没有。清定上师慈悲,居士有什么话,他总是回答的,没讲几句话,两旁的侍者就把这个人肩膀一拉,拉起来,“好了好了,下面一个来吧。”人多啊。有的老太太要多留一会儿,大家看见老太太,就好像自己的老妈一样,总是特别尊敬一点,那么就多留一会儿吧。那么她说:“上师啊,我这儿疼。”那么上师“哦哦”,上师从前做过推拿医生的。我常听他说那么句话:“按照戒律这样是不许可的,比丘不能碰女体,可是我为了度众生,我每天早晨跟佛菩萨告假,开许一下。”这不是他自己要随便,是为了佛教事业的弘扬,为了满足众生的心愿,这就是开。

如果病重危及生命,除用酒的药无药可治,方可开许使用,但须发菩提心

譬如说有人提出来了,“药酒能不能吃?这是治病啊,我不是为了喝酒,我是为了治病。”关于这个问题,我听到的解答是这样:能够用其他的药治疗的,就必须用其他的药,而不能用酒浸的药。如果你的病不重,何必用酒浸的药?如果医生说:“你不用这味药,你就会死掉,如果不经过酒浸,这个药没有作用。你不用酒浸的药,你无药可救。”这个时候怎么办?那么必须要做到:你要发大愿,就是说我不是为了自己想活,我是为了修行广度众生,如果我病好了,我把我这一辈子所有的生命时光全部供献到佛教事业里来,全部为了修行度众生。要发这样的誓愿,才可以在严重危险的疾病中开许用。

为了活血喝酒,酒戒开得也太随便了

千万不能像有些人这样随便。比如有一次我到一个人家里去,他在喝酒,他一看见我,想放也来不及了,那么我说,“你怎么能喝酒啊?!”他说,“因为我有关节炎,活活血。”这个就不可以了,什么关节炎活活血,也去喝酒去,也去开戒去,这个就不可以。

不论哪里的众生都有贪瞋痴烦恼,戒就是为了对治烦恼,有烦恼就一定需要戒

“印度与中国的众生皆有烦恼,故一定需要戒”,国家虽然不同,风俗虽然不同,烦恼都是一样的,不管哪个地区、哪个风俗的众生都有烦恼。戒是针对你烦恼恶业呀,中国强盗也杀人,印度强盗也杀人,一样嘛,全世界的强盗都杀人,有什么不一样的?烦恼都是一样的,无非是贪瞋痴。

不受戒,随缘造作善业,与受戒的功德不可比量,因随缘而作没有主动性

“不受戒的功德与受戒的功德不可较计比量,不受戒的功德仅随缘而作”,随着缘而造作,“无主动性”,譬如说一个客人到一个信佛的人家里,信佛的家里人留他吃饭,那么就跟他打招呼,“咱们这儿全吃素的。”“吃素很好啊,我也喜欢吃素。”他是随缘而作,虽然他吃素也吃得蛮好,可是等到第二天回家,他马上杀鸡杀鸭,这个吃素是随缘呀。可是受了戒,不是这样了,这一辈子都不能杀了,这个功德两样的。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