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戒行为不能学,比丘要庄严,
修行人只学如何断烦恼
提要:
·烦恼断尽,虽遇境而不起贪爱,不坏事相而坏外相
·“和尚尼姑合板凳”、“抱女人如抱枯树”、“酒肉穿肠过”,没水平的人
都不能做
·前人斩猫、劈佛像,后人都不能学,学了就犯戒
·袈裟着地并非一丝不挂,是不庄严,比丘不庄严,还像什么样子
·修行人只学如何断烦恼,学罗汉挖耳,学老师驼背,口说“善哉,善哉!”
岂不令人奇怪
烦恼断尽,虽遇境而不起贪爱,
不坏事相而坏外相
“已证阿罗汉者可以,但不坏事相,而坏外相”。阿罗汉贪瞋痴都断尽了,完全是清净心,那可以,因为他没有烦恼了当然也不会出现烦恼的事相。虽然他不坏事相,可是坏外相,外面人看起来就不太好看了,所以叫坏外相。
有的出家男众,经常到比丘尼庙里去,可能他跟某个比丘尼从前认得,或者是同乡,还经常送一点东西去给她吃,这个就不恰当。比丘尼可以到男僧庙里去,因为要行八敬法。比丘跑到比丘尼庙里去,除非真有事情。说句笑话,哥哥跟妹妹也不得太亲近啊,否则妈就要说话的。出家人更是要注意,男女要隔离。
“和尚尼姑合板凳”、“抱女人如抱枯树”、
“酒肉穿肠过”,没水平的人都不能做
从前有句话,“只要心清净,尼姑和尚合板凳”,话是不错,你有这个水平吗?从前有个人问一个老和尚,“你怎么抱女人?”老修行朝他笑笑:“我没有抱女人,我抱的是一棵枯树啦。”即使有这样水平,不坏事相,也坏外相,社会上的人也要说闲话。从前有水平的个别人这么做,但是一般人不能学,你没有这样水平也去做,那还不是疯子?
历史上济公被称为疯僧,如果你有他这个水平,你也去装疯好了。人家都看见他在吃鸟,他不承认,他嘴巴一张,一只鸟飞出去了,你有这个水平吗?说起来“酒肉穿肠过”,没这水平也别说这话。济公也不是真疯,他是假疯,为的是不给别人看出他本来面目,他是罗汉转胎的,你凡夫要证到罗汉还早咧。
前人斩猫、劈佛像,
后人都不能学,学了就犯戒
所以我们对历史上有成就的人表现出的很难使人理解的行为,千万不能学。譬如说禅宗的公案里有一个禅师竟然斩猫,把一只活的猫一斩两半,这个学不得。有位禅师劈木头佛像,这倒也罢了,因为在他眼里,看成是泥塑木雕。一个活生生的猫有生命的,为了表现你无所畏惧,不执著,至少猫死了这个因果你也难逃,不能否定因果的,所以后人学不得,后人学了就是犯戒的行为。
袈裟着地并非一丝不挂,是不庄严,
比丘不庄严,还像什么样子
古来许多境界高的话,只能作个启发,给你点拨一下,可不是真的叫你去学着做。听说从前有两个出名的禅师,两人辩来辩去,不相上下。临走了,男禅师告别,没走几步,女的禅师就说了一句话:“仁者,袈裟着地了。”就是说你的袈裟拖在地上了。男的禅师就马上回头去撩袈裟,她在里边一拍桌子:“好一个一丝不挂。”你口里说“一丝不挂”,我只要说一句,你心就挂住了。这是启发性的点一点呀,可不能学,你一学,你们的袈裟拖在地上就不能去撩了,撩了就有所牵挂了,那大家都让袈裟拖在地上,还像什么样子啊?
修行人只学如何断烦恼,学罗汉挖耳,学老师驼背,
口说“善哉,善哉!”岂不令人奇怪
我们对于有成就的人,哪怕是阿罗汉,我们凡夫不要学他的这种外面形象,应该学他怎么断掉烦恼,这对修行才有好处。学他的形象有什么意思?有人画的罗汉像,各种样子都有,所以艺术文学,修行人不要投入进去,这些跟修行断烦恼没有关系的。可是现在知识分子或者说出家的知识分子,就喜欢这一套。
我记得有一个画家画过一幅图,叫罗汉挖耳朵,这有学的必要吗?假如有个老修行,说说话要挤挤眼睛的,他又改不掉,你也跟他学啊?我这个老师驼背的,你也跟我学驼背?所以我们只是学修行的方法,来断除烦恼,用不着去装模作样。说句笑话,你们假如学电视里的老和尚,看见居士来了,你也装模作样,一合掌:“施主驾到,近来可好?善哉善哉。”人家看见你不是很奇怪?今天讲到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