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明智觉观存念门(6)

闻修讲解

真正的自由来自自我约束

真正的自由来自自我约束

为了真正的自由我们必须要自我约束,就像国家的法律,它的意义并非在于约束而是在于给更多的人真正的自由。一个集体里如果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就是乌合之众,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都会发生。我们佛弟子要走一条光明大道,一切都要明。信佛呢就是从暗走向明,哪怕我们过去不明,一接受佛法就能使你明心,所谓“千年暗室一灯照破”。

一灯照破的智慧要从法来

当我刚开始听闻佛法的时候,那时心中的欢喜,不能用语言来表达,很多以前想不通的问题,佛法都给你解答了。我记得每一次老师到苏州,我心里就有一种无法形容的欢喜,只因为我能听法修禅定了,可以见到我的老师了,因此我欢喜雀跃。当你在一个问题上能够想通的时候,这种快乐真是一下子心都开了,明了,用法的力量,用法的智慧,去照破千年暗室。所以智慧要从法中来,对我们佛弟子来说听闻佛法非常非常重要。所以这种明的觉悟是从佛的教导当中产生转变的,这种智慧属于佛的智慧,就叫明智。

听佛法能使心平静下来

佛协文教部有一个同学,经常起烦恼、发脾气,谁也管不了他,每次他一发脾气就拿着录音机听傅老师讲法的磁带,据他说只有这样他的心才能慢慢平静下来。但是他一看见同学就讨厌,起烦恼(众笑),所以可以经常看见他拿着录音机在听磁带,通过这样长期熏习,他学法的信心也坚定了,烦恼也在慢慢转变,觉悟提高了。所以我觉得在生死流转中抓住了佛法就好比抓住了救生圈,只有佛的智慧才能斩断生死瀑流。

没有亲身体会还是似懂非懂

记得傅老师这次生病回来给大家讲的法,第一点就是:佛法需要自己去体悟,就是要亲自去证,很多道理虽然能全部背出来,但实际上你并没有理解。人家说十七、八岁正是似懂非懂的时候,道理懂了没有亲身体会,你还是不懂。比如我们知道要念苦、无常,但是没有苦无常的体验,理解就很难深刻,总是留在表面,所以一个历经磨难,饱经风霜的人对生命的理解与一个经不起风浪的年轻人是完全不同的。

佛法要投入生活中去实践

有人说佛法是2500年前的学问,现在来学是否有点太古老了?现代的文化都来不及学,学2500年前的文化对现在的人生活又有多大的意义呢?所以要我们证实佛法的现实性,科学性,实用性,对我们每个人有多少利益,必须投入到生活中去实践,才有说服力,佛说的法是非常现实广泛的,是针对人的烦恼说的,如何把佛法与我们当今社会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在每个人身上能起作用,那不是仅仅通过讲能够做到的,因此我们必须去实践。

佛法要有体验才起作用

把每一个佛说的法在现实生活中去观察运用,反复地揣摩比较,最后得出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把生活中每一个境都作为自己对生活的一种新的认识,一种修行的对象,不断积累自己修行的经验,那么我们时时处处都在修行中,你才会不断进步。不要像世俗人一样碰到一点事情就吵吵闹闹起烦恼,自己给自己找麻烦。真所谓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真正的修行人走路能修行,吃饭能修行,甚至连生病也能修行,生病最能体验病苦和生命的短促,也有在病中修成阿罗汉果的。没有去体验,佛法变成了一种知识,无法起作用。

面对烦恼的境正是修行的时候

如果你与他人之间相互起了烦恼,你不要光顾着你的感受而忘了修行,你要想修行的时候来了,正好有一个机会给我去体验体验怨憎会苦;当与自己喜欢的人分别的时候,别光顾着伤心,要想修行的时候来了,体会一下爱别离苦又是怎样的一种滋味;当同学对你起烦恼的时候,真是好机会啊,有助于你观察什么是众生的烦恼相,可以认识众生的烦恼究竟从何而来,又怎样消除的。所以一切的逆缘都可以成为修行的助缘,就看你会不会修行了。 返回页首

离开了大众就像一只孤雁

烦恼与困难是对修行人的磨练

阿底峡尊者是印度的一位修行成就者,据说他跟随金洲大师学菩提心的修法整整学了十二年。在他刚被迎请入藏宏扬佛法的时候,人们都非常恭敬他,无论什么所需大家都满足他的要求,都希望他能留下来,跟大家讲稀有难闻的佛法。有一天他说:“我要离开,这儿不能修行。”大家不解其意,是不是有哪里招待不周,赶忙都跪请尊者慈悲留下来,阿底峡尊者说:“要我留下来,你们为我去找一个讨厌我的人,你们都对我这么恭敬,我无法修行。”后来终于找到一个,尊者说:“现在我可以留下来了。”(众笑)由此可见,大家不要怕烦恼,没有烦恼也就没有修行,修行的过程中无论多么困难都要看成是对你的一种磨练,只要你不倒下,总有一天你会百炼成金的。

离开了大众就像一只孤雁

能海上师说:“初修行的人一定要在大众当中磨练”,你关起门来修谁知道你在干什么,是不是在睡大觉,谁知道。在一个团体里有大众的加持力,你所作所为都在大众的眼睛里,你一犯错误,就有纠察来提醒你,使你不得不改正。有一个回去的同学来了一封信,信上就说:“离开了大众就像一只孤雁,修行上没了依靠没了保障,我何时才能迷途知返。”

有了大众你才会从“我”的小圈子里走出来

有了大众你才有了培福的机会,你才会从我的小圈子里走出来。例如在家里的时候爸爸妈妈宠着你,哥哥姐姐让着你,养成了你只考虑自己的习惯。到了大众中,就得以大众的利益为重了,不能只考虑一个人的利益了,教你从“我”的小圈子里走出来,学着如何为别人考虑,如何满足别人的需求。肯牺牲自己的利益,会为别人考虑的人是幸福的。

满脑子的“我”不发疯还算幸运

只考虑自己的人总是因欲望得不到满足而抱怨命运对自己不公,总是在盘算着别人有的东西我怎样去得到,满脑子的就是我!我!我!不发疯还算是幸运的。

记得有一次我们老师在开谈心会的时候,有的老师就讲她的经验,她说:“在平时的工作学习中,一想到自己烦恼就起来了,一计较个人的利益烦恼就起来了。想着自己失去了这个又失去了那个,心里就不是滋味。”讲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了一个老太太的故事:从前有个老太太,她有两个女儿,大女儿是卖伞的,小女儿是卖鞋子的,这个老太太呢,天下雨也要哭,天晴也要哭。有一个人看见她这么伤心就问她:“老太太你为什么这么伤心啊?”老太太说:“天晴时我总是为我的大女儿担心,她的伞卖不出去了,天下雨时我就担心,我小女儿的鞋子卖不出去了,所以我一直很伤心。”那个人听了以后就说:“我教你一个办法,天晴时你就想,小女儿的鞋子能够卖得出去了,天下雨时你就想大女儿的伞就能卖得出去了。”老太太听了觉得这个方法好,从此以后每天都是笑呵呵的。大家听了这个故事后,是否也觉得自己有时候也像这个老太太一样啊?

当你在想着自己的时候何不想一想,自己得到了多少的好处,为什么老是要想自己失去了多少而自寻烦恼呢?世间上的事总是有所得就必有所失,也不可能都是你得好处,也不可能你总是没有好处,我们在考虑事情的时候,为什么不从积极的方面去考虑,而老是像那个老太太那样总是从负面、消极、痛苦的方面去想呢,这是十分不明智的。

  (注: 2001.9.21第二讲未完,根据闻修讲稿编,小标题为编者所加

  返回页首

 上一页             下一页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提要:
  真正的自由来自自我约束
 ·真正的自由来自自我约束
 ·一灯照破的智慧要从法来
 ·听佛法能使心平静下来
 ·没有亲身体会还是似懂非懂
 ·佛法要投入生活中去实践
 ·佛法要有体验才起作用
 ·面对烦恼的境正是修行的时候
  离开了大众就像一只孤雁
 ·烦恼与困难是对修行人的磨练
 ·离开了大众就像一只孤雁
 ·有了大众你才会从“我”的小圈
  子里走出来
 ·满脑子的“我”不发疯还算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