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上一页              下一页 
 

    《明智觉观存念门》讲记(7)

        ────────────────────────

                ◎ 闻修讲解

世俗的观念走不通佛门的路

本次提要:

  ■ 走出我的小圈子,才能办大事
  ■ 从关心身边的同学开始修
  ■ 世俗的观念走不通佛门的路
  ■ 辞亲割爱是为了出家修道
  ■ 依人不依法,导致佛法速灭
要站在修行人的角度去看
没有原则的修行人,容易迷失方向

 

走出我的小圈子,才能办大事

佛弟子是求智慧的,要做一个有智慧的人,不要尽干蠢事,多从别人的角度去想,想自己的时候要从积极的方面去想,这样你的心量就会扩大,你就不会再为一些小事苦恼不已。就拿我自己的体验来说,没当老师的时候,为自己想的比较多,因此总是很烦恼,做了老师,忙得没有时间来考虑自己的事,满脑子全是这个学生又怎么了,那个学生又起烦恼了,没完没了的,这件事还没有处理,那件事还没有解决。听到很多老师在抱怨禅定修不好,想想自己也没修好,但我还是很快乐,我不加思索脱口而出:“让众生先成佛嘛。”每天工作得很快乐,烦恼没了,从此体会到傅老师讲发菩提心的重要,菩提心的力量不可思议。佛说烦恼从我执产生,没有了我烦恼无从安立,走出我的小圈子,将来才能办大事。

从关心身边的同学开始修

我们佛弟子办什么大事啊,了生死的大事,度众生的大事,宏扬佛法的大事,整天在我的小圈子的人能干得起来吗?所以我们现在就要学会从关心身边的同学开始修,当你的心放在别人身上的时候,你进步才快。 (2001.9.21第二讲完)

世俗的观念走不通佛门的路

世俗的观念走不通佛门的路,我们从小生活在世俗的环境里,培养的都是世俗的观念,而佛法则培养我们的是出世的观念,因此用世俗的观念想走通佛门的路那是不可能的。比如婚姻,人总要成家立业,这是一个世俗的观念,如果你不结婚,不成家,别人是想不通的,而佛法的观念则认为,男女的爱是流转生死的根源,一切的痛苦都由爱而产生,谁爱得越深就越痛苦,佛法比喻男女的爱犹如舔刀刃上的蜜,为了一点点的甜,却反而割伤了自己的舌头。

辞亲割爱是为了出家修道

佛对他的弟子是非常民主的,佛弟子中有出家在家两种,以出家众为内护佛法的顶梁柱,佛要求弟子辞亲割爱出家修道。而现在有的佛弟子却说出家修不好,在家修得好,大家想一想这是世俗的观念呢还是佛的观念,如果是这样的话,佛为什么不以居士为内护,为什么佛当初自己也要出家修道呢?

依人不依法,导致佛法速灭

我记得当初,父亲曾经跟我讲,你信佛我也不反对,但你在家里学也可以嘛,何必一定要去读佛学院呢?我父亲是不信佛的,为什么有的佛弟子和一个不信佛的人观念一样呢?这是在走佛的道路呢,还是在走世俗的道路?现在很多人用自己思想内各种乱七八糟的观念来混淆佛法的观念,使后世的人再也搞不清原来佛陀是怎样讲的,所以末法时期的众生成就难,因为修行的指导思想不是佛的指导思想而是人的想法,这样就导致佛法速灭,佛门衰落,使真正的佛弟子痛心疾首。

要站在修行人的角度去看

用世俗的观念去理解佛法,你会想不通的。以前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济公的故事,皇太后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圣人给她讲佛法。梦醒后,皇太后便在寺院里找她梦中的圣人,老方丈除了肮脏得不能见人的济公外,把所有寺内的僧人都叫了出来,皇太后一一看过,都不是她梦中的圣人。她问:“还有没有没出来的?”老方丈说:“只有一个不能见人,十分肮脏的疯和尚。”皇太后说:“叫他出来,没有关系。”济公被叫出来,皇太后一看,就是昨晚上梦见的圣人。再说那济公他下面只穿了条裙子,没穿裤子,还在皇太后面前翻跟斗,这一来可把老方丈及其他的僧人吓得跪下来求饶,而太后却说:“你们都是凡僧,他才是圣僧,他在点化我,叫我下一辈子投一个男身。”同样一件事,你站在不同的立场,用不同的眼光看是不一样的。用凡夫的眼光来看,这是对太后极大的不敬,要砍头的(众笑);而你站在恭敬、求教、修行的角度,你从中得到更多的启发。所以在佛门里面有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用世俗的观念很难理解,就是因为站的角度、立场不同,你没有站在一个修行人的角度去看。

没有原则的修行人,容易迷失方向

下面讲要坚持佛教的原则,不能把原则作交易。根据佛的教导,哪些是修行人的原则呢?尤其是当今社会对物质、钱财的普遍追求,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诱惑,使你的心受到物质的牵制,再也无法获得自由,没有了原则修行人容易迷失方向。

          (注:2001年9月28日第三讲未完,根据闻修讲稿编,小标题为编者所加)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