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什么环境就让你起什么念头,一个能息灭贪瞋痴的环境,宝就在里边
·众生烦恼难断,除了习惯势力深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不认识烦恼
·佛法讲得细,众生才能认识烦恼
·叫人家等烦恼断尽了再深入经藏,就好比叫病人等病好了再吃药
·对坏的要认识,才不会受影响;对好的要识宝,才能取到宝
什么环境就让你起什么念头,
一个能息灭贪瞋痴的环境,宝就在里边
什么环境就让你起什么念头,众生的环境使你起众生相,圣者的环境使你心庄严,所以环境很重要。很多人都在寻找成就的方法,此处找不到,就往他处寻,他处找不到,再往另一处寻。一个不识宝的人,随便他跑多少处,仍然是不识宝。当你深入宝山的时候,遍地是宝,就看你识宝不识宝。如果这个环境是息灭贪瞋痴的环境,宝就在里边。
心动所以腿动,祖师说过,“跑穿草鞋,罪过无量;坐破蒲团,功德无量”。一个人不识货,他不知道这匹马到底是不是良马,他看看不喜欢,就另外再找,看了另外一匹,他仍然不识良马,后来他看到一匹马蛮喜欢,他以为得到宝了,其实这一匹不一定是良马。找到的是你喜欢的马,不能叫你识良马。好比有人喜欢买玩具马来玩,你再喜欢,也只是玩具马,不是一匹真马。所以认识最重要。
众生烦恼难断,除了习惯势力深之外,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不认识烦恼
认识敌人才能消灭敌人。有很多敌人不容易消灭,因为你不认识他,有的敌人是化装的,有的敌人是伪装的,有的敌人是你的亲人,有的敌人是你的朋友。众生为什么烦恼难断?说“因为习惯势力深了”,这也是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众生不认识烦恼,对烦恼辨别不清。
佛法讲得细,众生才能认识烦恼
所以讲佛法度众生、引导人,千万不能只讲三言两语,说几句像口号那样的话,那样众生怎么懂啊?至少对我们来说,我们不行。如果只讲一句“断贪瞋痴”就能解决问题,那佛何用讲四念处,何必叫大家修习四念处呢?四念处就比“贪瞋痴”三个字讲得细啊。你光讲贪瞋痴,众生能够认识贪瞋痴吗?你说这是贪,他说这不叫贪,再问问另外一个人,他做和事佬:“一样一样,可以叫贪,也可以说不是贪。”那怎么断烦恼?所以那种主张不要深入经藏、不要多闻、不要大转法轮的人极有罪过!使众生永远迷迷惘惘,颠颠倒倒。
叫人家等烦恼断尽了再深入经藏,
就好比叫病人等病好了再吃药
有一天我问居士们,“一个人是在生病的时候吃药,还是等病好了以后再吃药呢?”居士们开始不敢回答,也许心里在想:这么简单的问题还来问我们!可能有极其殊胜的奥妙吧,我别回答错了。等了一会儿,有人鼓起勇气回答了:“当然生病的时候吃药。”我又说:“如果有一个医生叫你等病好了以后再吃药呢?”他们说:“没这种人。”“假如有呢?”“神经病。”
烦恼就是病,佛法就是治烦恼病的药,哪有一个佛门治烦恼病的医生,教病人:“你要深入经藏,必须要等烦恼断了以后再深入。”这不就等于叫人家没病了再吃药吗?没有法,咋治病啦?
他还加了一句:“不过我告诉你,你的烦恼是永远断不了的。”这岂不等于叫病人等死吗?真叫大笑话。也许病人会想:那么我到你这儿来求医干什么呀?
对坏的要认识,才不会受影响;
对好的要识宝,才能取到宝
讲这么颠颠倒倒的话,竟然还有很多人对他崇拜、相信,因为他们根本不懂佛法,也就是他们不识货。能海上师说过,“要断烦恼必须要认识烦恼。”对坏东西我们要认识,才不会受他影响;对好东西我们要识宝,才能取得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