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
水瓶品(续)
六七 射手
“尊者龙军,汝说应把持射手之四德,何者为应把持该四德?”
“大王,譬如射手放箭时两足稳立于地,两膝伸直,箭囊跨于腰际,挺身而立,一手援弓,一手引弦,指捉箭矢,指间无缝,伸颈、屏息、闭目,唯以箭靶为意,笑言:‘我将中的’;大王,修瑜伽者,瑜伽行者应置精进之足于戒地,应伸直忍辱与慈爱膝,应置心于抑制,应安放自己于调御调伏,应压制欲望迷恋,于如理作意心不应有隙,应鼓励精进,应关闭六门,应确立正念及含笑言‘我将以智慧箭射一切烦恼’亦复如是。大王,此即是应把持射手之第一德。
“复次大王,射手携带矫正器,使弯曲不正之箭挺直;大王,修瑜伽者,瑜伽行者应携带四念处之矫正器于此身令邪曲不正之心挺直亦复如是。大王,此即是应把持射手之第二德。
“复次大王,若射手专注目标;大王,修瑜伽者,瑜伽行者应专注此身。大王,云何为修瑜伽者,瑜伽行者应专注此身?即应专注于无常、应专注于苦、应专注于无我,乃至疾、肿、箭、邪恶、病、他人、破坏、灾害、祸患、怖畏、危险、转移、毁坏、无恒、无救护所、无避难所、无归依所、无归依者、空虚、空、破裂、不坚实、邪根、杀戮、有漏、有为、生法、老法、病法、死法、愁法、悲法、苦法、忧法、恼法、烦恼法──大王,修瑜伽者,瑜伽行者应专注于此身亦复如是。大王,此即是应把持射手之第三德。
“复次,大王,射手朝夕练习;大王,修瑜伽者,瑜伽行者应朝夕练习于所缘亦复如是。大王,此即是应把持射手之第四德。大王,长老舍利弗,法之将领亦曾作此说:
如射手早晚练习,
因勤习彼得薪给;
佛子习身亦如是,
由彼不舍勤习身,
彼必证阿罗汉果。”
( 第五问:射手①)
于此书中流传下来的弥兰王之二百六十二个问题分为六部,点缀为二十二品已告完结。但四十二个问题已失传。流传与失传者共三百零四个问题。全都称为弥兰王的问题
【巴利文编者跋】
当国王与长老之问答既毕,此八十四万由旬长的大地震动六次,至于海滨,闪电照射,天神雨天花,大梵天高呼‘善哉’,从大海的腹内发出如暴风雨之雷鸣。于是弥兰王及其后妃合掌至顶礼拜他。
弥兰王之心非常欣喜,他已抛弃傲慢之心;思及佛陀教言之精要;对三宝有信而不混淆、不固执;对长老之德性于出家,正行道与威仪甚为喜悦,既有自信,无所住,谦逊,除去骄傲,他遂如一拔去毒牙的蛇王。他说到:‘尊者龙军,善哉!善哉!佛之境界的问题你已解答。于此佛教中,除长老舍利弗,法之将领外,更无另一人如你一样善于解答问题。尊者龙军,请宽恕我之过失。尊者龙军,请接受我为优婆塞,作皈依从今日始至于有生之日。”
尔时王与士兵向长老龙军作礼。后来他建筑一寺名弥兰赠献与长老,并以四事供奉长老龙军及一百俱胝漏尽比丘。复次,因欢喜长老的智慧,他将国政交与儿子,离家而出家,既增进正观,他遂证取阿罗汉果。因此有颂曰:
智慧于世间被称赞;
宣讲是为正法久住。
因以智慧破除疑惑,
遂使智者获得寂静。
智慧确立于五蕴者,
(彼一切)正念不缺乏,
彼为最高、殊胜、无上
优渥礼敬之受持者。
由是而彼明哲之人,
善观察自己饶益者,
彼应礼敬有智慧者,
如其礼敬塔庙一样。
──弥兰王与龙军长老问答终
注释:
①譬喻问之要目共提出105个题目。但现存者只有67项,余者遗失,无法弥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