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 知识与智慧
国王说:“尊者龙军,是否于彼智慧生者其知识亦生?”
“大王,是。于彼智慧生者其知识亦生。”
“尊者,宁非知识与智慧同一?”
“大王,是。知识与智慧是同一。”
“但尊者,于彼智慧生者其知识亦生,他是否会起迷惑?”
“大王,有某处起迷惑,有某处不起迷惑。”
“尊者,何处会起迷惑?何处不会起迷惑?”
“大王,他会迷惑于以前未知的技艺部份,或于未曾去过的地方,或于未曾听过的名称。”
“何处他不会起迷惑?”
“大王,凡以智慧所作者如:无常、苦、无我于此他不会起迷惑。”
“但尊者,他的愚痴去往何处?”
“大王,当知,识生起时愚痴立即消逝。”
“请给一譬喻。”
“大王,譬如有人将携灯入黑暗之家,因此黑暗会消灭、光明会出现,大王,当知识生起愚痴立即消逝亦复如是。”
“但尊者,智慧又去往何处?”
“大王,智慧既作其务遂立即消逝,但凡以智慧所作者,如无常、苦、无我则不消逝。”
“尊者龙军,请对此说作一譬喻:‘当智慧既作其务,它立即消逝,但凡以智慧所作者,如无常、苦、无我则不消逝。’”
“大王,譬如有人欲在夜间送信,召书写人持灯来,令其书写。信既写毕,他即熄灯。灯虽熄灭,但信不随灭。大王,当智慧既作其务遂立即消逝,但以智慧所作者,如无常、苦、无我则不消逝亦复如是。”
“请再给一譬喻。”
“大王,譬如东方的人民于每一房舍里置五缸水,用以熄灭焚烧。若房舍着火即以五水缸抛掷其上,因而该火熄灭。大王,是否那些人如此想道:‘我们将再用这些水缸’?”
“尊者,否。这些水缸已够,它们更有何用?”
“大王,五缸水应以五根即信、精进、念、定、智慧视之,人民应以瑜伽行者视之,火应以烦恼视之。火因五缸水熄灭,如烦恼因五根而灭。既已熄灭,烦恼不再兴起。大王,当智慧既作其务遂立即消逝,但以智慧所作者,如无常、苦、无我则不消逝亦复如是。”
“请再给一譬喻。”
“大王,譬如医师携持五种药草往诣病人,捣碎它们后令病人饮服,服已而解除病苦。大王,是否该医师会如此想:‘我将再用这些药草?’”
“尊者,否。这些药草已够,它们更有何用?”
“大王,五种药草应以五根即信、精进、念、定、智慧视之,医师应以瑜伽行者视之,疾病应以烦恼视之,病人应以凡夫视之。以五种药草除去病人的疾苦,当疾病既除,病人即得康复,如五根除去烦恼,烦恼既除即不再生。大王,当智慧既作其务遂立即消逝,但凡以智慧所作者,如无常、苦、无我则不消逝亦复如是。”
“请再给一譬喻。”
“大王,譬如一久经沙场的战士携带五枝箭临阵以胜敌军,既入战场他放射五枝箭,因而击破敌军。大王,是否该久经沙场的战士会如此想:‘我将再用这些箭?’”
“尊者,否。这些箭已够,它们更有何用?”
“大王,五枝箭应以五根即信、精进、念、定、智慧视之,久经沙场的战士应以瑜伽行者视之,敌军应以烦恼视之。以五枝箭击破敌军,如以五根击破烦恼,烦恼既破即不再生。大王,智慧既作其务遂立即消逝,但以智慧所作者,如无常、苦、无我则不消逝亦复如是。”
“尊者龙军,你甚敏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