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
不转生者之感觉
国王说:“尊者龙军,是否不转生者感觉苦受?”
长老说:“某些彼感觉,某些彼不感觉。”
“何者彼感觉?何者彼不感觉?”
“大王,彼觉于肉体的感觉,而彼不觉于心意的感觉。”
“尊者,如何为彼觉于肉体的感觉?如何为彼不觉于心意的感觉?”
“大王,任何生起肉体的苦受因缘尚未息灭时,他感觉苦受;但任何生起心意的苦受因缘既已息灭,则他无心意的苦受感觉。大王,世尊亦曾作此说:‘他感觉一种受:肉体之受,非心意受。’”
“尊者,为何不感觉苦受者不证取涅槃?”
“大王,阿罗汉不爱好、不嫌厌,阿罗汉也不强令未熟者摘落,智者待其成熟之时。大王,法之将领长者舍利弗亦曾作此说:‘我不乐死,我不乐生,如雇工得酬,我等候时间。我不乐死,我不乐生,作正知正念,我等候时间。’”
“尊者龙军,你甚敏捷。”
第五 乐受之三相
国王说:“尊者龙军,乐受是善、或不善、或无记?”
“大王,或善、或不善、或无记。”
“尊者,若善受非苦,若苦受非善,则不应有‘善即是苦’之说。
“大王,意以为如何?若以炙热铁丸置人一手,以冰冷雪块置另一手,大王,是否双手均感烫灼?”
“尊者,是。双手均感烫灼。”
“大王,是否两者均熟?”
“尊者,否。”
“大王,是否两者均冷?”
“尊者,否。”
于是长老以阿毗达摩的谈论开示弥兰王说:“大王,此为居家依止的六喜,此为出离依止的六喜,居家依止的六忧,出离依止的六忧,居家依止的六舍,出离依止的六舍──此六项各有六种,过去有三十六种受,未来有三十六种受及现在有三十六种受。将他们集合起来总计一百零八种受。”
“尊者龙军,你甚敏捷。”
第六 名色与转生
国王说:“尊者龙军,谁转生?”
长老说:“大王,名色转生。”
“是否此名色自己转生?”
“大王,此名色自己不转生。但大王若以此名色造业,或善或恶,则因该业,另一名色转生。”
“尊者,若此名色自己不转生,是否其会从恶业得解脱?”
长老说:“大王,若其不转生,其得从恶业解脱。但大王,因其转生,所以其不能从恶业得解脱。”
“请给一譬喻。”
“大王,若有人偷他人的芒果,芒果主人将其捕捉并送交国王说:‘陛下,我的芒果遭此人偷去。’此人则说:‘陛下,我实不偷。此人所种者为一芒果,我所取者为另一芒果。故我不应受罚。’大王,是否其人应受惩罚?”
“尊者,是。彼应受罚。”
“何以故?”
“尊者,无论其人如何说,第一,他不否认得芒果;第二,因芒果他应受罚。”
“大王,以此名色造业或善或恶,以所造业因另一名色即转生亦复如是。因之他不从恶业得解脱。”
“请再给一譬喻。”
“大王,若有人偷他人的谷……(同上)、甘蔗……(同上)。大王,若有人在冬季燃火取暖,火未熄灭他即离去。其后该火焚他人田土,田主将其捕捉并送交国王说:‘陛下,我之田土被此人焚烧。’其人会说:‘陛下,我实未烧此人田土。彼未被我熄灭之火是火,而烧此人田土之火是另一种火。故我不应受罚。’大王,是否其人应受罚?”
“尊者,是。彼应受惩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