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世尊亦曾作此说:‘若人已修习……心解脱之慈爱……将去到梵天。’及萨摩童子行慈爱,当其漫游森林为鹿群环绕时,被毗利雅卡王之毒箭射中,当时即昏晕地上。但大王,于此有一理由。何者为此中理由?大王,此非人的德性,而是修习慈爱的德性。大王,当沙摩童子举起水瓶之际,他疏忽了修习慈爱,大王,若人满怀慈爱之际,无火、毒或刀剑能加危害,若有人想加害于他虽前往则不能见彼,于此人是没有机会。大王,此非人的德性,而是修习慈爱的德性。大王,譬如有人使勇士披挂不可刺破的甲胄临阵,凡射向他的箭皆落地而分散,于此人是没有机会。大王,若射向他的箭皆落地而分散,此非勇士的德性,而是那不可刺破的甲胄的德性。大王,此非人的德性,而是修习慈爱的德性。大王,若人满怀慈爱之际,无火、毒或刀剑能加危害。若有人想加害于他虽前往则不能见彼,于此人是没有机会。大王,此非人的德性,而是修习慈爱的德性亦复如是。
“复次大王,譬如有人手持天上隐身树根,当树根在手,凡夫无人能见彼。大王,此非那人的德性,而乃隐身树根的德性。因此,凡夫视线中不能看见彼。大王,此非人的德性,而是修习慈爱的德性。大王,若人满怀慈爱之际,无火、毒或刀剑能加危害。若有人想加害他虽前往则不能见彼,于此人是没有机会。大王,此非人的德性,而是修习慈爱的德性亦复如是。大王,又如有人进入一善巧构造之巨大石窟,降雨之巨大黑云不能湿润他。大王,此非那人的德性,而乃大石窟的德性。因此,降雨之巨大黑云不能湿润他。大王,此非人的德性,而乃修习慈爱的德性。大王,若人满怀慈爱之际,无火、毒或刀剑能加危害。若有人想加害他虽前往则不能见彼,于此人是没有机会。大王,此非人的德性,而乃修习慈爱的德性亦复如是。”
“尊者龙军,奇哉!尊者龙军,妙哉!如何慈爱的修习可抵御诸恶?”
“大王,修习慈爱于幸者与不幸者均招致诸善的德性;修习慈爱有极大饶益,此应分别(告知)一切含识有情。”
第七 提婆达多之宿世
“尊者龙军,行善与行不善,结果是否相同,或有所区别?”
“大王,善与不善有别。大王,善得善报,促使(生)天;恶有恶报,使(堕)地狱。”
“尊者龙军,你们说:‘提婆达多是纯黑,因而具足完全黑法。菩萨纯白,因而具足完全白法。另方面,于相继轮回中提婆达多及其徒从,名闻与菩萨等,甚至名闻过菩萨者。提婆达多曾作波罗奈城婆罗门达多王之司祭的儿子。尔时菩萨为低贱的旃陀罗咒术师,念诵神咒之后,他生出非时芒果。此处菩萨的出身比提婆达多低贱,其名闻亦低贱。
“复次,提婆达多曾作王时,彼为大地君主,得诸欲娱乐。尔时菩萨乃一头雄象,其所具足诸多特质堪供国王享受。于时国王不能容忍雄象的温雅优美步伐,欲加杀害而告象师说:‘此雄象未曾被你善加调伏。象师,使它表演虚空中散步罢。’此处菩萨的出身比提婆达多低贱,彼尚为可怜的畜生。
“复次,提婆达多曾作人,住于大林中,丧失财产。尔时菩萨是名叫‘大地’的猴子。此处亦显人兽之别。菩萨亦较提婆达多出身低贱。
“复次,提婆达多曾作人,名松弩塔罗。尔时彼为猎人,其力强壮,胜过一头大象。尔时菩萨作象王名‘六牙’。象王遭猎人杀死。于此,提婆达多亦更优胜。
“复次,提婆达多曾作人,彼为无家的林中游行者。尔时菩萨乃一鹧鸪鸟,唱诵吠陀偈颂。鹧鸪鸟也遭彼林中游行者杀死。于此,提婆达多的出身亦更优胜。
“复次,提婆达多曾作波罗奈国国王,名卡拉布。尔时菩萨乃一苦行者主张忍辱。国王对此苦行者忿怒,使人断其手足如同竹笋。于此,提婆达多出身与名闻亦更优胜。
“复次,提婆达多曾作人,彼为一樵夫。尔时菩萨是猴王名‘南地雅’。樵夫亦曾杀死猴王连其母与弟。于此,提婆达多的出身亦更优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