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譬喻的启示】(4)
《百喻经》
认人为兄喻

昔有一人,形容端正,智慧具足,复多钱财,举世人间,无不称叹。时有愚人,见其如此,便言:“我兄。”所以尔者,彼有钱财,须者则用之,是故为兄。见其还债,言:“非我兄。”傍人语言:“汝是愚人,云何须财,名他为兄,及其债时,复言非兄。”愚人答言:“我以欲得彼之钱财,认之为兄,实非是兄,若其负债,则称非兄。”人闻此语,无不笑之。

犹彼外道,闻佛善语,贪窃而用以为己有。乃至傍人教使修行,不肯修行,而作是言:“为利养故,取彼佛语,化道众生,而无实事,云何修行?”犹向愚人,为得财故,言是我兄,及其债时,复言非兄,此亦如是。

注释:
① 具足:具备、满足。如《金刚经》有:如来具足五眼。《法华经》有:色香美味皆悉具足。
② 众生:主要指人类,也泛指世间一切生物。佛教认为,一切众生以其诞生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四种,即四生:胎生,指一切由母胎而生的动物,如人和兽;卵生,指一切由卵化而生的动物,如鸟;湿生,指一切由湿气而生的动物,如虫;化生,指无所依托,自然而生者,如神、幽灵等。

白话:
从前有个人,容貌端正,举止大方,具有渊博的学识,又很富有,社会上的人们没有不称赞他的。当时有个愚蠢的人,见到他有这样的身份,便称他是“我的兄长”。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有钱,在急需的时候,可以借用,才称他为兄。后来看见这位兄长给别人还债,他讲:“这人不是我哥哥。”周围的人听了说:“你是个愚人,为何在需要钱的时候,就称他为兄长,到他负债时,又说不是兄长了呢?”愚人回答:“我以前想得到他的钱财,才认他为兄长,实际上他并不是我哥哥,如果他欠了债,我就不需要再称其为兄了。”人们听了这番话,没有不耻笑他的。

这好比那些没有人生理想的人,听到了佛家有益的道理,就为己所用。等到别人劝他身体力行,修善布施的时候,就推托说:“只是为了利益和需要,才借用佛家的道理,来告诫社会大众,而并无心去实践,又怎能去修善布施呢?”这就像那愚蠢的人,为了得到金钱,就说别人是我兄长,等人欠债时,又说他不是我的哥哥,两者的道理是一样的。

(摘自《百喻经注释与辨析》)
辨析: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理想与现实总是有距离的,理论与实际也总是有距离的,但是我们却发现,善于引导人的高僧,对那些承认佛理之精深,但又不愿修行自持的人,采用了渐进式的引导,用愚人只认钱,来对照、比喻只说不做的弊病。人们都认识到拜金主义的危害,但在生活中能够正确对待和处理金钱与人格、现实与理想关系的,还只是一少部分人。能自甘清贫和寂寞去追求人生理想,把理想变成不懈的努力、现实的行动并不容易。

供你思考:
圣法法师说:世间有许多外道,听闻到佛法而觉得很奥妙的真理,不但不肯皈依三宝,而且千方百计的盗窃佛教经文。且加于改造参杂在自己的邪说,以鱼目混珠说他们的才是正货。有的学佛教的仪式来装点自己的门面。骗取信徒的捐献。有人问他,你们只学佛教的名词和仪式,怎么不学他们的戒规和修行?他说:学他们的仪式是赚钱,学他的经典是要充实我们的教。学他的修行和戒规只有吃苦没有利益,我们何必自讨苦吃呢?

世间的事情当对我们有利时,千方百计的或盗抢或欺或骗,都要把它拥为己有。或“攀龙附势”或“有乳皆亲”的委屈自己。当没有利益时,或被人识破时,即先发制人,诽谤排斥,如同生死冤家。有人学宗教为寄庙偷生,有人利用宗教发财,有人行道,宏法利生。有人为修行用功,有人为救世利人。修行或敛财。一个人思想正确即一切行为皆正,否则反是。

人为万物之灵,能利用万物而发展人类的幸福。智识高的人也能利用人的才能,而才尽其用,奸滑的人也能利用人的弱点,而从中取利。或藉天藉神的名誉而剥削人民。愚者欲利用人的富贵而获利,反露出他的卑贱和奸恶,信仰宗教,或神职僧侣皆是神圣的任务,若为名利搞昏了理智,即反成为宗教的罪人。

上一页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连载专栏》之
  【譬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