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普贤行愿品(7-4) (总第41)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
傅味琴讲于汉川大般若佛学苑   2009.5.10


  菩提大道不离三界,解脱道不入三界

提要:

  ■ 鞋跟高,可不是人高,不修出离法的轻毛菩萨,要不了多少时候仍然掉下来
  ■ 大菩萨不入三界,也不离三界,离开了三界,无众生可度,你也不可能成佛
  ■ 菩提大道不离三界,解脱道不入三界
  ■ 心不被世俗感情、世俗知见及种种烦恼所迷惑,就叫心出家
  ■ 度众生时,所遇到的五欲境界,要观如影如幻,可别丢掉了自己的觉悟,
   经书上有说“欲影百忙纷动巧持真”

 
 鞋跟高,可不是人高,不修出离法的轻毛菩萨,
要不了多少时候仍然掉下来

刚刚开放的时候,女孩子差不多都突然变高了,不是人长高,是鞋跟高了。从医学来讲,穿高跟鞋很不科学,对身体没好处。同样道理,在学修佛法上那些人拼命追求高,搞个空架子,有什么好处啊?所以能海上师当年说过:那些不修解脱道,不修出离法的人,自称菩萨,这叫“轻毛菩萨”。毛很轻的,只要人一吹就上去了。有许多高,都是人吹出来的,可是要不了多少时候仍然掉下来,所以修行要脚踏实地。

大菩萨不入三界,也不离三界,
离开了三界,无众生可度,你也不可能成佛

我们要修解脱法,为的是要出离三界。不断烦恼、不从烦恼中得到解脱,你怎么出离三界?文殊菩萨、观世音菩萨、普贤菩萨,都是大菩萨,大菩萨都是出离三界的,所以我们真正要学菩萨法,首先要学习大菩萨的榜样,要出离三界。可是光出离三界还不够啊,大菩萨的境界他是不入三界,也不出三界,所以要再学不离开三界。说这不是矛盾吗?这叫矛盾的统一。

我现在出门比较忙,因为很多地方都有我的学生,他们邀请我,我不得不去,手心手背都是肉啊。在高速公路上有个服务区叫“三界服务区”,我的小车常在这个“三界”里进进出出,既然进就等于不离,既然出就等于没进,简单说无进亦无出。修菩萨法也是这么修,不入三界,是不入三界的烦恼;不出三界,为了度众生,绝不离开三界。这就是菩萨的伟大、菩萨的功德。离开了三界,你哪儿去度众生?无众生可度,你也不可能成佛。

 菩提大道不离三界,解脱道不入三界

菩提大道就是不离开三界,解脱道是不进入三界。菩萨身在三界里,可是不进入三界的烦恼,不跟着众生的烦恼走。比如你们居士回家,你们不要卷进家的烦恼,这就叫身不出家心出家。

 心不被世俗感情、世俗知见及种种烦恼所迷惑,就叫心出家

什么叫心出家?心不被世俗上一切,包括世俗感情、世俗知见、世俗上的种种烦恼所迷惑。

从前静天法师讲过,身不出家心出家,超过身出家心不出家。因为修行不光是剃头、穿和尚衣服,修个形象,关键是修颗心,你心不出家不可能成就。我们不离三界是菩提心,不进入三界的烦恼是出离心,也就是清净心。

 度众生时,所遇到的五欲境界,要观如影如幻,
可别丢掉了自己的觉悟,经书上有说“欲影百忙纷动巧持真”

你们小住同学远道而来,今天有五位同学要走了,讲课前我特地抽时间跟你们座谈了一下,解答了一些问题。其中一个问题:我要想好好修行,必须要心一境性,但我又要度众生,这个矛盾怎么解决?经书上有句话嘛,你们回去是回到五欲的环境,要把五欲环境看成影子那样如影如幻,不要执著它,所以叫“欲影”。“百忙”,度众生的事业忙得很,为了培养咱们菩提心功德,咱们越忙越欢喜。可是许多新来的同学不适应,说:“你们太紧张了”,不是太紧张了,是太忙了,咱们一切都是亲自动手,从不雇工。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