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相关连接清定上师

 

   上一页              下一页 

清定上师隐尘回忆录 (41)

牟秀云 著

 

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尊卑和地位高低,也不在于是否拥有权势、金钱,而在于是否自尊、自强、自重,是否对生活充满远大理想并为之而奋斗不止。如果拥有权势、金钱后,以自己为中心,一切从满足私欲出发,那么,权势越大,就越害已害人;金钱越多,铜臭也就越厉害。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满怀理想并为之奋斗的人,就会将名利、地位、荣辱置之度外,以理想的最终实现为最大快乐。因为他的理想是高尚的,他的目标是在于对社会做最大的奉献。

曾有人问我:“上师,你从将军高位进入佛门当小沙弥,脱下‘蟒袍’换袈裟,又从佛门进入牢门,从高僧到犯人,你老的心境如何想呢?”人生之路坎坷不平,我将名利、地位、荣辱置之度外,一个人只要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人民,就什么事情也能解决了,什么苦楚、什么冤屈都受得了。个人的苦楚冤屈比起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又算得了什么!“天地有正气,江山不夕阳”,这是我坚定的信念。1975年我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关怀下和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的支持关心下获得释放,当时我已73岁了,西谚云:生命从40岁开始。我想我的生命从73岁开始,一个人要总能保持精神健康是件很不容易的事,但一个人顶要紧的是保持精神上的健康,力求让自己永远在乐观、豁达的状态中,其它都是次要的。俗话说:“人到无求,心自安宁。”要在生活中寻求动力,寻求乐趣。我的最大的动力是学佛,度众生之苦,最大的乐趣就是念佛经,解脱自己,去西方极乐世界成佛。对于有关个人的事更是无求的,我从早到晚一心扑在佛教事务中,我清心寡欲,看轻功名利禄,“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此语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一个人只有恬静断欲,才能志向远大,有宁静而丰富的内心世界,永远快乐,永远健康。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对人类做出最大的奉献。一个人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才能对人类、对社会作出较大贡献。

(十二)依法不依人

在一个寺院里,依法不依人才能把佛教寺院办得兴隆。谁是我们的导师?释迦牟尼佛是我们的导师。佛教事务中,这个大和尚说自己的一套正确,那个大和尚说自己也完全正确,听谁的呢?谁说得正确呢?衡量的标准应是按照释迦尼牟佛的教导去做是正确的,否则是错的。按《涅槃经》记载,释尊在入灭之前曾将其弟子们招呼集合起来,说:“弟子们,即使我入灭了,也不要认为失去了导师。我所说的教法和戒律,便是你们的导师。现在你们如果还有疑问,那么就可以发问,免得日后这样后悔──在我活着时要是打听一下就好了。”接着继续说:“一切存在的事象,都将过去,努力完成修行吧!”释尊生前常说:“寻省汝自身。”释尊劝告弟子们进行自我省察的语句:“因此,阿难啊,要以自己为明灯,要以自己为依处,不能以别人为依处,要以法为明灯,以法为依处,不能以外部的东西为依处,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依处,很好地控制自己,就能获得依处。”释尊留下的这著名的最后教诫,即入涅槃。释尊生前正是要弟子们警戒以防在他自己灭度后,各式各样的人师出现,任意搀杂他们自己的观点。在佛教学者中,也有不少人在释尊生前就准备结集结典。释尊本人就曾命其弟子记忆自己的言行,经常让十大弟子中被称为“多闻第一”的阿难随行。对当时的弟子们来说,释尊既是人生的导师,如同慈爱的父母亲那样,同时又是教团的统率者。其大多数弟子,是怀着敬畏和崇敬的心情而随从释尊的,但其中也有不堪忍受出世的严格修行、不能抵抗世俗各种欲惑的比丘。因此,由于释尊涅槃了,有人就产生了从长期的精神紧张状态中获得了解放的错觉。对于一个佛教团体来说,失去了最高导师,就意味着面临重大的危机。当时,印度社会、婆罗门各派占压倒的优势,不管怎样说,释尊教团还是个新兴的宗教团体。所以其创始人一死,教团就可能出现失去中心的情况,大多数弟子便陷入深切的悲叹。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