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有尽而意无穷
释诗反映着人们对释教经义的认识和体悟,表现着人们的释教生活及其体验和感受。它或以诗谈禅,或援佛入诗,意象丰富,境界高迈,寄托着一种追求空心澄虑和自我解脱的释理佛意,言有尽而意无穷,在命意构思上显示出自己的特色。
鲁迅曾说:“释迦牟尼真是大哲,他把我们平常对人生难以解决的问题,早给我们启示了,真是大哲!”
白云泉
历史上的释诗,蕴含着大量的珍贵的诗歌创作经验。
释诗在创作上的高层次要求是,遵循内省的艺术思维规律,创造禅的意境,体现禅机、禅趣。请看白居易的《白云泉》: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吴中胜地天平山的优美景色,在诗人眼中呈现为“云自无心水自闲”,诗人无意描摹其山的巍峨高耸和水的清澄透澈,而着意于表达它的自由恬淡,从容自得,用泉水激起的自然波浪象征社会风浪,表现不愿“心为形役”和“知足保和”的思想,提醒世人莫给纷扰多事的人世推波助澜。这是诗人思想感情的自我写照。诗人时任苏州刺史,“可怜朝暮景,消在两衙中”,他对官宦生涯感到厌倦,所以在见到眼前的景物后,通过禅的内心自省,便写出了这景、情、理相交融的诗句,创造出了这诗人心灵与自然景物复合的意境。兴发于此而义归于彼,极其耐人寻味。
(摘自《释诗卷》引言 潘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