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上一页              下一页 
【沙门文墨】(24)

槿 花

               僧绍隆

朱槿移栽释梵中,老僧非是爱花红。
  朝开暮落关何事,只要人知色是空。

禅主张不立文字,认为玄奥的禅理佛义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然而实际上禅还是无法避免使用语言文字的,只是这语言文字不是单纯的说教,而是用的某种启发暗示的方式,让人去自我体验从而获得感悟。僧绍隆要人知“色是空的”,就用了这种启发的方法。他写了这首《槿花》,用槿花的特点给人以启示。

诗的前两句说,我这老僧把朱槿移栽到释地梵宫来,并非是爱槿花红艳好看。这是从“非是”这一角度来说的。后两句则是专从“只要”的角度来说的。诗人正面告诉你,种槿花目的是要让人知道“色空”这个道理。为什么众花中单挑“槿花”呢?这是因为,这花有个特点,即朝开暮落,花期短促,很有启示作用。

绍隆用移栽槿花一事,具体而又简括地说明了关于“色空”的道理。释教认为,万物皆具佛理,每个人无时无地不生活在佛理之中,关键是看你会不会发现。在用事物示法时,并不沾染世俗的善恶美丑的成见,所以他说“非是爱花红”,他心目中的槿花,只是他用以示法的譬喻物。释教中所说的“色”,是同“心”相对的概念,指的是一切有形体的,能使人感触的东西。但一切事物都由因缘所生,它本身并不具有任何常住不变的本体,也不是独立存在的实体,一切都是虚幻的,也即是空的。槿花的“朝开暮落”,就很能说明这道理。

释绍隆生卒不详,和州含山(今属安徽)人,九岁出家,绍兴中住持虎邱寺,年六十岁坐化。(摘自《儒道释诗汇赏》释诗卷 潘人和)

◇◇◇◇◇◇◇◇◇◇◇◇◇◇◇◇◇◇◇◇◇◇◇◇◇◇◇◇◇◇◇◇◇◇◇◇◇◇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