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除妄念经》中,佛陀继续说:
“当他努力忘掉那些念头,不再注意它们时,如果贪、瞋、痴的恶念仍然在他的心中生起,他应当注意去除这些恶念的来源。当他注意去除这些恶念的来源时,他就能够摒除心中的一切贪、瞋、痴恶念,使恶念止息下去。由于摒除了恶念,他的心得以向内稳定、平静、专注、一心。就好像一个快速行走的人,他心里想:‘我为什么要走这么快呢?何不慢慢地走?’于是他慢慢地走。然后他又想:‘我为什么要慢慢地走呢?何不停下来站着?’于是他停下来站着。然后他又想:‘我为什么要站着呢?何不坐下来?’于是他坐了下来。然后他又想:‘我为什么要坐着呢?何不躺下来?’于是他躺了下来。如此,他逐渐地用比较细的姿势来取代比较粗的姿势。同样地,当比丘注意去除这些恶念的来源时,他就能够摒除心中的一切贪、瞋、痴恶念,使恶念止息下去。由于摒除了恶念,他的心得以向内稳定、平静、专注、一心。”
关于上述这段经文,注疏里解释如下:
禅修者应当如此思惟恶念的来源,以及来源的来源:“这个恶念的原因是什么?它的助缘是什么?是什么理由造成它生起?”
他追查:“基于什么理由或原因,我须要走这么快?”并且他思惟:“走这么快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我应当慢慢地走。”等等。
“一个快速行走的人”比喻比丘陷入邪恶的念头之中;“慢慢地走”比喻切断了邪恶的念头;“停下来站着”比喻切断邪恶的念头之后,比丘的心安住于禅修的法门;“坐下来”比喻透过修行观禅而证悟阿罗汉果;“躺下来”比喻他进入果定而度过了一天,果定是以涅槃作为对象而生起的。
当禅修者寻找邪恶念头的来源,及该来源的来源时,他如此追查:“邪恶的念头是具备什么原因?由于什么助缘而生起的呢?”这时他心中的恶念就会变弱。当恶念减到最弱时,恶念就会完全瓦解。
透过《达塔帕本生经》的启示,我们可以了解上文的意义:
有一天,在森林里,一只兔子在北路瓦树下睡觉。有一粒北路瓦果实成熟了,与果柄分离而掉落下来,打在靠近兔子耳朵旁边的土地上,发出很大的声响。兔子从睡梦中惊醒,它心里想:“世界就要毁灭了!”于是它惊慌地逃跑。其它野兽看到兔子逃跑,也都飞快地逃跑。
那时候,我们的菩萨生为一只狮子,它心里想:“世界只在大劫的末端才会毁灭;在劫初和劫末之间的时期世界不会毁灭。现在我要一层一层地追查消息来源的来源,以便找到真相。”
这只狮子就个别地询问每一只动物,从大象开始问起。轮到兔子时,他问道:“小兔子,你确实看到世界就要毁灭了吗?”兔子回答说:“是的,大王。”狮子说:“来,带我去看。”兔子说:“我不敢去,大王。”狮子说:“来吧,不用害怕。”狮子以柔和的言语及坚定的言语交替并用,带着兔子一起前往现场。
走到距离北路瓦树不远的地方,兔子停下来,指着说:“愿神保佑你!在我刚才躺卧的那个地方,大地发出回荡的声响。我不知道为什么大地会发出回荡的声响。”
菩萨告诉兔子说:“你在这里等一下。”然后它自己向前走到树下。它看到兔子本来躺卧的地方、看到地上成熟的北路瓦果实、并且抬头看到本来连接北路瓦果的果柄,于是它作了这样的结论:“当这只兔子在此睡觉时,听到北路瓦果掉在它耳朵旁边所发出的声响,它心里生起这样的念头:世界就要毁灭了。”然后,他回来询问兔子,以便验证自己所发现的是否符合事实的情况。兔子回答说:“正是如此,大王。”证明狮子的结论是正确的。于是狮子说出了以下的偈子:
“闻落果声,兔儿飞奔;听信兔言,群兽逃命。”
然后狮子安慰众野兽说:“不用害怕。”
如此,当禅修者一层层地追查来源的来源时,就能去除心中的恶念。
这是注疏里的解释。 (摘自《菩提资粮》帕奥禅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