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深入经藏】(29)            

漏尽经 ①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在那里,佛向比丘们说法。

佛说:“比丘们!”

比丘们回答:“是,世尊!”

佛跟着说:“比丘们!我将会解释克服诸漏(烦恼)的方法,你们要用心倾听啊!我开始说了。”

比丘们回答:“是,世尊!”

于是,佛说:“比丘们!有知、有见的人,才可以消除诸漏,无知、无见的人是不可以的。一个人要知、要见什么呢?那就是:‘适当的关注〔1〕’、‘不适当的关注〔2〕’。不适当的关注会令未生起的诸漏生起、已生起的诸漏增加;适当的关注会令未生起的诸漏不会生起,已生起的诸漏会消失。”

“比丘们!有七法可断诸漏:(一)有漏可依洞察力断,(二)有漏可依克制力断,(三)有漏可依使用断,(四)有漏可依忍耐断,(五)有漏可依避开断,(六)有漏可依驱散断,(七)有漏可依培育断。”

(一) “比丘们!什么漏可依洞察力断呢?”

“比丘们!愚痴无闻凡夫,未见过圣者,不知正法,未依正法修练;未见过善知识,未依善法修练,不知道什么是不适当的关注,所以关注不适当的东西、不关注适当的东西。”

“比丘们!什么是不适当的关注呢?如果一个人在关注某些东西时,未生起的感官欲乐会生起,已生起的感官欲乐会增加;未生起的生存和后有欲望会生起,已生起的生存和后有欲望会增加;未生起的愚痴会生起,已生起的愚痴会增加;那么,这就是不适当的关注了。”

“比丘们!什么是适当的关注呢?如果一个人在关注某些东西时,未生起的感官欲乐不会生起,已生起的感官欲乐会消失;未生起的生存和后有欲望不会生起,已生起的生存和后有欲望会消失;未生起的愚痴不会生起,已生起的愚痴会消失;那么,这就是适当的关注了。”

“若关注不适当的东西、不关注适当的东西,那么,未生起的诸漏会生起,已生起的诸漏会增加;因为他们不智地关注着如下问题:

1) 在过去,我存在吗?

2) 在过去,我不存在吗?

3) 在过去,我是什么?

4) 在过去,我(身心状况)是怎么样的?

5) 在过去,我曾经做过什么,因而变成什么?

6) 在未来,我会存在吗?

7) 在未来,我不会存在吗?

8) 在未来,我会是什么?

9) 在未来,我(身心状况)会是怎么样的?

10) 在未来,我会做什么,因而会变成什么?

或者现在他们对自己有所疑惑:

11) 我是这个样子吗?

12) 我不是这个样子吗?

13) 我是什么?

14) 我(身心状况)是怎么样的?

15) 我来自何处?

16) 我会往何处去?

当他们不智地关注着这些问题时,下列六种邪见之一就会产生:

1) 我有一个“自我”:这见解在他内部生起,且被他认为是真确的 。

2) 我没有一个“自我”:这见解在他内部生起,且被他认为是真确的。

3) 我依靠“自我”觉知“自我”:这见解在他内部生起,且被他认为是真确的。

4) 我依靠“自我”觉知“无我”:这见解在他内部生起,且被他认为是真确的。

5) 我依靠“无我”觉知“自我”:这见解在他内部生起,且被他认为是真确的。

6) 或者,一个错误的见解在他内部生起:这个我的“自我”,它会说话和感受,它一时在这里、一时在那里体验着自己的善业与恶业果报,这个“自我”是常在的、稳定的、永恒的、不变的,它会永远永远保持原来的样子。”

“比丘们!这就是见的陷溺、见的森林、见的荒野、见的混战、见的挣扎、见的束缚。比丘们!那些愚痴无闻凡夫,被见的枷锁束缚,没有把自己从生、老、死、忧、悲、苦、恼、绝望中解脱出来,我说他们并没有从苦中解脱出来。”

“此外,比丘们!那些受过教导的圣弟子们,见过圣者,熟习正法,见过善知识,熟习善法,知道什么是适当的关注,所以关注适当的东西、不关注不适当的东西。”

“言归正传,比丘们!什么是不适当的关注呢?如果一个人在关注某些东西时,未生起的感官欲乐会生起,已生起的感官欲乐会增加;未生起的生存和后有欲望会生起,已生起的生存和后有欲望会增加;未生起的愚痴会生起,已生起的愚痴会增加;那么,这就是不适当的关注了。”

“比丘们!什么是适当的关注呢?如果一个人在关注某些东西时,未生起的感官欲乐不会生起,已生起的感官欲乐会消失;未生起的生存和后有欲望不会生起,已生起的生存和后有欲望会消失;未生起的愚痴不会生起,已生起的愚痴会消失;那么,这就是关注适当的东西了。”

“由于不关注不适当的东西,而关注适当的东西,未生起的诸漏不会生起,已生起的诸漏会消失,因此,他明智地反省:这是苦;他明智地反省:这是苦集;他明智地反省:这是苦灭;他明智地反省:这是导致苦灭之道。当他如此反省时,我见、疑见、戒禁取见〔3〕这三种邪见就会消失 。

比丘们!这就是可依洞察力来消除的烦忧。”

【注释】〔1〕适当的关注:正当或明智的关心、注意与反思。

〔2〕不适当的关注:不正当或不明智的关心、注意与反思。

〔3〕戒禁取见:指就戒禁(戒律、禁制)等而起之谬见,以非因为因,非道为道。佛陀在世时,有等外道见牛狗死后生天,乃学牛狗之所为,食草粪,修非因非道之行,执迷此即生天解脱之因,此等妄见称为戒禁取见。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