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深入经藏】(76)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全自觉者!

小业分别经学习录 ③

──德雄尊者编译

引言

《小业分别经》是经藏里《中部》的第135部经。在开始学习这部经之前,我们要简单地介绍一下古时候印度的社会制度。在古代印度的社会中,人是不平等的,有阶级之分。主要有四种阶级,即:剎帝利、婆罗门、吠舍、首陀罗,其中的剎地利与婆罗门是上等阶级。“剎地利”是军人,他们学习各种武艺与作战技能,负责防卫国家,担任统治者的角色,包括国王、将军、大臣等。“婆罗门”是宗教师,多数信奉婆罗门教,以投生到梵天为目标。他们学习天文、地理、算术、语言、宗教等多种学问,担任统治者的顾问、传授学问的教师、大臣等。“吠舍”是平民,包括农人、商人等。“首陀罗”是下等阶级,通常从事一些当时社会认为比较下等的行业,例如清道夫、理发师、屠夫。在这四种主要的阶段之外,有时还可见到另外一种更低下的种姓,称为“旃陀罗”,意思是“下贱的种姓”,这是最低贱的阶级。

上面所说的这些阶级是社会上在家人的区别。除此之外,对于出身于这些阶级当中任何一种之后,离开家庭生活而出家,过着修行人生活的人统称为“沙门”。“沙门”字面的意思是:止息邪恶,这是当时社会上对一切宗教的出家人的通称。

在批注《小业分别经》的《义疏》当中,首先提到与佛陀同一时代的一个婆罗门的故事,作为这部经的发生背景。那个婆罗门名叫都提亚,他是憍萨罗国波斯匿王的宗教顾问,波斯匿王封了一块土地给他统领。都提亚婆罗门非常富有,但是却非常吝啬,从来不肯施舍任何财物给别人。就这样,他在世时没有做过任何布施的善业,临终时由于贪爱自己财富的缘故,下一世他投生为自己家里的狗。都提亚的儿子名叫须婆,他不知道那只狗是自己的父亲投生而成的,但是他非常疼爱那只狗,用他自己吃的食物喂,睡觉时将它抱起来睡在很好的床上。

佛陀每天清晨都以智慧与神通观察世间的众生,察看是否有哪一个众生能接受他的帮助与度化。有一天清晨,佛陀观察到须婆家里的那只狗,心里想:“都提亚婆罗门由于贪爱财物的缘故,投生在自己家里作狗。今天我到须婆家里时,那只狗见到我之后就会对着我吠叫。那时我说了一句话,那只狗心里会想:‘沙门乔达摩已经知道我了。’然后它会跑到火炉的地方躺下来。由于那个缘故,须婆会来与我谈论一个话题,听我说法之后他会坚定地归依三宝。至于那只狗,则会在这一世死亡之后投生于地狱。”如此观察之后,佛陀就在那天早晨进入村庄,在须婆外出的时候来到他的家里托钵。

须婆家里的那只狗见到佛陀时,就一面吠叫着一面跑过来。佛陀对那只狗说:“都提亚,你以前作人的时候,也是轻视地称呼我:‘朋友!朋友!’,然后投生为狗。现在也是一样,在你这样吠叫之后,下一世你将投生于无间地狱。”那只狗听了佛陀的话之后,心里想:“沙门乔达摩已经知道我了。”于是内心感到很后悔,就垂头丧气地跑到火炉之间,躺在灰烬里。须婆的家人想要将它抱起来放到床上睡,但是那只狗不愿意睡床上。须婆回来之后见到这种情形,就问:“为什么把这只狗放到床下来呢?”家人就将事情的经过告诉他。须婆听了之后,说:“我的父亲都提亚婆罗门已经投生到梵天去了,他不可能投生为狗。沙门乔达摩说他投生为狗,这是他想到什么就说什么,随意乱说的。”于是他很生气,想要去指责佛陀说谎话。因此他来到寺院,问佛陀事情的经过是否如他家人所说的那样。

佛陀回答说:“就是那样。”接着佛陀据实地问须婆说:“你是否知道你的父亲暗地里藏了一些财产没有告诉你?”须婆回答说:“是的。有一万堆金色花环、一万堆金色拖鞋、一万堆金色碗盘、以及一万枚金币。”佛陀说:“那么,你回去之后,就用只掺少量水的牛奶煮成的乳饭喂那只狗,然后将它抱到床上睡。在它开始有一点睡意时,你就问它埋藏宝藏的事情。它将会透露所有的事情,让你知道它就是你父亲投生而成的。”须婆听了佛陀的话之后,心里想:“如果沙门乔达摩所说的是事实,那么我将能得到一笔财富。如果沙门乔达摩所说的不是事实,那么我就能指责他说谎话。”这两种结果都是令他满意的,于是他回家之后,就照着佛陀所教的那样去做。那只狗见到须婆那样做,心里想:“如此看来,他已经知道我的事情了。”于是它感到很悲哀,就一面“哼…哼…哼…”地哭,一面跑到自己前一世埋藏宝藏的地方,用脚将泥土挖开,显示地底埋藏着东西的样子。须婆得到了宝藏之后,心里想:“投生之间的真相实在是如此隐密微细,但是沙门乔达摩却了如指掌。沙门乔达摩确实是一切知者啊!”于是内心生起对佛陀的纯净信心。他想到了十四个关于业果法则的问题,就再度来到寺院,请教佛陀这十四个问题。

注释:

①经藏是佛教三藏圣典中的一藏。中部是经藏里五部当中的一部,收集中等长度的经,共有152部经。

②义疏是对三藏圣典里文词涵义加以解释的著作。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