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艺演出
(视频在线播放)

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我与我的》
1 2              

 

 

 

 

 

 

   上一页           
【我与我的】

我与我的 ②

各种的人看我,有各种的角度:有的人说我是一位出家人;有的人认为我是一位宗教信仰者;有的人说我是佛陀的弟子;有的人说我是愚笨的人;有的人说我是不正常的人;有的人说我是骗子;有的人说我是一位大师;有的人说我是巴利文、梵文的老师;有的人说我是落后国家的人;有的人说我是一位禅师……无论是赞美或是讽刺的话,我都不会感动,他们所说的也不会影响到我,“我是我”,且因为他们没有权利判断我。

再者,以南传法句第六十二颂〈愚品〉的故事为例:

“此我子我财”,愚人常为忧。

我且无有我,何有子与财?

【愚品(第62偈颂)】《南传法句经》

从前舍卫城有一位富翁叫阿难达,家财万贯却为富不仁,悭贪成性,从来不肯布施分文,还常对他的儿子幕拉席力说:不要以为我们现在很富有,就任意浪费,你仍必须不断地积聚,否则财富将会越来越少。于是幕拉席力也渐渐养成了悭吝的习性。

阿难达渐渐老了,临终前将五坛黄金埋在家里的地下,没有让任何人知道。去世后不久即投生在舍卫城附近村落一位乞妇的家中,乞妇自从怀孕即百般不顺,甚至连乞讨的收入也日渐减少。村人都认为乞妇和她肚里的胎儿,一定有一位是邪恶的,于是就将乞妇赶出村落。

乞妇离开村子之后,生了一个儿子,长得奇丑无比,面目可憎,让人看了就起厌恶的心。奇怪的是,如果由乞妇自己一个人去乞讨,还可以像从前那样,乞到一些食物,但是如果带着儿子一起出去,每一次都空手而回;所以,当她的儿子稍长,足以自谋生计时,乞妇就叫儿子自己出门去乞讨。

有一天,当他走到舍卫城的时候,突然忆起前世的种种,他下意识地走进了前世的家中,当时幕拉席力的儿子还小,看到乞儿丑陋的面貌,惊吓得嚎啕大哭,仆人闻声跑来将小乞儿打出门去。

世尊看到此段因缘,就将乞儿带回,并告诉他过去生中的种种,同时派人请幕拉席力来到佛陀的住所。当佛陀告诉幕拉席力,这位小乞儿就是他过世的父亲时,幕拉席力颇为疑惑。于是,佛陀请小乞儿到幕拉席力的家中,指出前生埋藏五坛黄金的地点,幕拉席力才肯相信此事,并向佛陀忏悔,虔诚的皈依佛陀座下。

世尊即说偈言:“‘此我子我财’,愚人常为忧。我且无有我,何有子与财?”

所以需要以“无我”的态度来生活,如果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以“无我”的态度来处世,那么就能减少“我”和 “我的”所带来的执着与烦恼。(完)护法法师主讲
                    (摘自《南传法师论著及南传经论选篇》)


无我的教诲

世尊对僧众说:“身体不是灵魂。如果它是灵魂就不会受苦;一个人也就可以说:我要我的身体这样,不要身体那样。既然身体不是灵魂,就一定会承受到痛苦,而人就不可以说:我要我的身体这样,不要身体那样。受、想、行、识也是如此。你以为身体是永久(常)或不永久(无常)的呢?”

“不永久的,世尊。”

“不永久的东西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

“痛苦的,世尊。”

“将无常的和痛苦的东西当成这是我的,这是我,这是我的灵魂,这样认为是适当的吗?”

“不适当,世尊。”

“受、想、行、识也是如此。所以,不论任何一种色、受、想、行、识——是过去、现在或未来的,是粗俗的或巧妙的,是内在或外在的,是低卑或卓越的,是远或近的,都应以正确的知识理解成:“这不是我的,这不是我,这不是我的灵魂。”如此观看与听闻后,圣洁弟子就不再执着于身、受、想、行、识。既然不再执着,激情会消退。激情消退,他就得到解脱,并且知道自己是解脱者。他体悟到:轮回已休止,我已经过修行生活和做了一切必须做的,我不再生死与受业报了。(巴利文《相应部》)
                      (摘自《佛陀法语》达弥卡法师著)

   上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