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首页 > 海内外佛教 > 无常

无常(6)

[泰]  阿姜查著  赖隆彦译

了解一切皆无常,就能放下事物

当我们了解此一平等法——一切存在皆具相同本质的时候,我们会松开执著,放下事物。我们看见它们是空的,内心平静,对它们不会有爱或恨。经上说:“涅槃是无上乐;涅槃是毕竟空。”

请仔细聆听此事。世间的快乐并非无上与究竟的快乐,我们臆想为空的事不是无上与毕竟空的事。若它是毕竟空,就不会再有贪爱与执著;若它是无上乐,就会有平静。但我们所知道的平静并非无上的,快乐也不是无上的。如果我们达到涅槃,则空是无上的,快乐也是无上的。其中有个转化,快乐的特质被转化为平静,有快乐,但是我们不会赋予它任何特殊意义;也有痛苦,当这些事发生时,我们平等视之。它们的价值是相同的。

喜欢与不喜欢的感官经验是相等的,但当它们触及我们时,我们却不平等视之。若事情令人高兴,我们喜不自胜;若令人难过,则巴不得毁了它。因此,它们对我们而言是不同的,但事实上它们是相等的。我们必须如此修行:它们在不稳固与无常这件事上,是平等的。

这就如食物的例子。我们说这种食物很好,那盘食物很棒,另外那盘极妙。但当它们最后进到肚子里然后排泄出来时,则通通都一样。那时你不会听到任何人抱怨:“我怎么分到这么少?”那一刻我们的心对它并无染著。

若我们并未证悟无常、苦与无我的真谛,则不会有痛苦的止息。若保持正念,则随时都可看见它。它就存在于身心之中,我们不难看见它,可以在这里找到平静。

七、那也很好——阿姜查的见解

西方人最初抵达巴蓬寺的时候,由美籍僧人苏美多比丘担任他们的翻译与顾问。几年后,苏美多前往印度,之后由一位随阿姜查学习一年多的年轻美籍僧人接替他的翻译工作。有天一些乌汶美国空军基地的摩门教徒,请求在他们的教堂举办一次佛教讲座,这份工作就落在这位年轻的译者身上。

阿姜查那天下午本来要亲自前往,但因故取消,他敦促该比丘,“你听过‘应急的医生’吗?”他问。比丘说没听过。

阿姜查继续说:“有真正的医生与应急的医生。真正的医生上过医学院,受过完整的医师训练。但当附近并无这样的医生,就如在此地的乡下地方时,必须有人替补。他要会打针、清理伤口与开药——那就够了。那是应急的医生。”

于是这位比丘只得硬着头皮上场授课,他的同行比丘们则从旁协助并帮忙回答问题。那晚回到寺院,当他在行禅时,谈话的话语持续在脑海回绕。隔天他对阿姜查提起此事,“我的谈话彻夜萦绕不休!”他告诉他。

阿姜查笑了,并且说:“哦,那也很好(他的惯用语之一)!它正在让你看见无常、苦与无我。”

八、佛陀的灵感

佛陀在觉悟前,如此寻思推求:有黑暗,就有光明;有热,就有冷;有生与死,也必有超越生与死的状态。他不好高骛远,就只思维这么多。他真心诚意地根据这见解修行,不走捷径。

佛陀专注与修行,从不退却,因为他心中有这种确定感,既然有黑暗,就一定有光明;有喜悦与快乐,就一定有哀伤与痛苦;有热,就一定有冷可以解除它;有出生,则无疑就应有无生以对治它。有了这个想法,令他感到笃定。没有人告诉他这点,这是他过去世修行圆满所产生的心态与性格。

有了这样的见解后,他离家苦行六年,精进修行毫不退缩与松懈,顾不得疲劳与艰辛。他希望正本清源:“事物来自何处?痛苦从何而来?”他持续不断地观察,直到了解它来自于“生”,我们因“生”而痛苦。

“生”从何而来?它来自“取”,他便专注于执取,生、老、病、死、忧、悲、苦、恼都随它而来,这就是轮回。

有“生”,而“生”是各种痛苦产生的因。因此,若有“生”,那是否有个“不生”之处呢?他进一步思维此事,并断定确实应该有:有热,就有冷;有乐,就有苦;有乐与苦,就一定有超越苦与乐之处。有生与死的领域,因此无疑地一定有不生与不死,他逐渐相信此事并决定证悟它。最后它觉悟到,知苦、知苦因、知苦灭与知苦灭之道,是觉者——圣者之道。无须懂得太多,只有这是必须知道的事。这是“道”,所有人都必须遵循的道路,修行者无须另觅蹊径。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