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放宽视野
有一天一个猪农来看我,向我抱怨他的事业:“天啊,这个年头真难过!饲料的价格上涨,猪肉的价格却下降,我快要破产了!”
听完他的怨言,我说:“先生!别为你自己感到太难过。若你是一只猪,那才真的要为自己感到难过。猪肉价格高时,猪只要被屠宰;价格低时,仍要被屠宰。猪只真的才该抱怨,人们没什么好抱怨的。请认真想想此事。”
他只担心得到的价钱,猪只有更多要担心的事,但我们却不会想到那点。我们不会被宰杀,因此总会找到方法过渡。
十、佛陀的追寻
佛陀刚开始追寻解脱时,找到当时最著名的一些老师。首先他去参访老师阿罗逻①,他看见他的弟子们正在入定,心想那可能会带来安稳,便观察他们如何打坐:盘腿、挺直身躯与阖眼。他从未看过这种事,那令他印象深刻。他请求待在那里,并精进地学习与修行——专注于呼吸。
四禅八定并非通往离苦之道
但他最后了解到一个重要的事实,那并非一条可解脱痛苦的道路,为什么?因为他观察自己的心,看见在出定后,它会开始思考与漫游,它还有一些残余的习气,会到处引生事端,因而明了自己仍要继续努力。在阿罗逻处逗留一段时间后,他继续自己的追寻。是的,那是一条道路,但并非通往离苦之道,因为心仍继续贪取。
他继续去会见下一个老师——郁陀迦,并修习四禅八定,达到一种极微细的心境——非想非非想处定 ②。他能在这个定境中维持很长的一段时间,但最后再度了解,它并非正确之道,因为当他回到平静的状态时,心又回到它的老习惯,背起旧包袱。
这还是禅定的层次,是定的本质。无论心变得多么微细,有微细就意味着也有粗糙。所以慧便由此生起:人们可达到这些极端微细与深奥的境界,但耽溺于这种禅悦,却也创造了粗法生起的可能性。
以“观”证悟三相,如实了知事物
佛陀更深入观察,他了解若继续处于这种定境,将无法成为“战胜烦恼者”。不可能了结诸法,若有“生”,接着就会有无尽的老、病与死;他也了解贪爱是此事的因。他清楚地审视,直到达到出离与转向。他看见过去无始以来,自己一直在三界中浮沉,至今犹处于这大苦海中,永无止尽。即使得到世间一切财富与享受,他仍会痛苦。如今他对此非常确定,在心中看见苦、无常与无我,看见诸法有生必有灭。
他继续如此修行,也对此愈发确定。他达到四禅八定,但智慧仍未生起。若要有智慧,就必须要有“观”,意即如实了知与放下——放下粗与细。
要达到不再有粗细余习的境界,他该如何做呢?应如何修行?他持续思维,观察心的一切对象,一切境接触心,并看见它们都拥有三相——无常、苦与无我。这是观禅的对象,它们让心能如实地看见事物。
了解这点之后,当现象出现时,他不追逐它们。他保持不动,以此抉择事物。他以“观”的方式证悟这三相,当任何事物接触心时,都据此加以抉择。他如实了知事物,因此不执著它们,而如此修行也成为没有贪爱的因。
译注:
①佛陀在证悟前,曾先后随阿罗逻与郁陀迦学习,他们是当时印度数论派的先驱,教示以苦行或修定为主,最终以生天为目的。佛陀依阿罗逻的指导,达到无所有处定;依郁陀迦的指导,达到非想非非想处定。
②非想非非想处定属于无色界定的一种。禅修者在入于无所有处定之后,会发现这心念很粗,而想要超过无所有处之想,以及识处以下所有想,故名“非想”;但此境界又并非如无想定与灭尽定,一切诸想皆悉灭尽,仍有微细想,缘无相境转,故名“非想非非想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