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首页 > 海内外佛教 > 无常

无常(13)

[泰]  阿姜查著  赖隆彦译

五、一位困惑的禅者遇见佛陀

在佛世时,有个受人尊敬的长老,他是位认真的禅者。他希望穷究事物的本源,因此去隐居修定。

疑惑无人能代为解决,必得自己去证悟

他的禅修有时平静,有时则否,他无法使它稳定下来。他有时懒惰,有时又很精进。因此他开始有些疑惑,便想需要学习更多的修行方法。他听到关于各种老师的传言:“某某上师真的很好,他的修行与教法都很杰出,名闻遐迩。”于是他去寻找那位老师并学习修行方法。学了一阵子之后,又会再回头去修自己的法门。

然后,修习那位老师所教导的东西之后,他发现有些事和自己的观念相符,有些则不然,疑惑持续产生。他听到有人称赞另一位老师,于是便又去向他学习,然后再拿它来和先前学过的教法相比。他一直在学习与比较,导致教法混淆,甚至和自己的观念相冲突。因此,疑惑不但未减少,反而还更加深。

接着又有各种修定的方法,他都一一考虑并加以尝试,结果只是让心更散乱而已——那无法为他的心带来专注。他筋疲力竭,仍和以前一样充满疑惑。

有天他听到关于乔达摩比丘的传闻,说他真的是个很特别的人,于是他又再次前往。

他抵达佛陀所在地,聆听法音。乔达摩说:“想要从别人的话中得到觉悟将无法去除疑惑。他听得愈多,疑惑就愈多;他听得愈多,就会变得愈迷惑。”

世尊接着说:“疑惑是别人无法代替我们解决的,别人只能解释和疑惑有关的事,它是供我们运用在自己的经验上,我们得自己去证悟。”

佛陀教导:“于此身内是色、受、想、行与识。这些已是我们的老师,供给我们智慧,但它需要正确的禅修与观察。你若想要去除疑惑,你就应停下来观察身与心。

“抛开过去!无论你做了什么善事和恶事,将它们都抛开,现在还执取它们并无益处。一切的善都已过去,一切的恶也都已成过往。

“未来还没到。将来的事将在未来生与灭。当它发生时,你应觉知它,并毫不留恋地抛开它。

“过去发生的一切都已消失,现在你为何还要回想它呢?如今你无须再和它纠缠不清。你无须停止任何思想或认知,只要在想到或认知过去时,清楚觉知它并放下它即可,因为它是已结束了的事。

“未来还没到。当未来的思想生起与消失时,觉知它们,放下它们。过去的思想是无常的,未来是不确定的,觉知它们,放下它们。观察当下、现在。观察你当下经验的现在之法。别以为有某个老师能为你解除疑惑。”

向内觉察,亲自去了解

佛陀不称赞那些相信他人者,因他人的话语而高兴或沮丧者,佛陀不称赞这样的人。了解某人所说之后,他应放下,不应执著,因为那些话是别人的。即使它们正确,也是对那个人正确。若我们不内化它们,使之在心中是正确的,则它们永远不是真的对我们正确,疑惑当然不会止息:“它是正确的吗?那个老师是正确的吗?这个老师是错误的吗?”这表示我们并未试着去了解那个真实意义,因此,我们也还不被佛陀称赞。

我一直教导“法”的这个面向——向内观、向内觉察、亲自去了解。某人若说某事是正确的,还不要相信它。“对”与“错”都只是别人所说。无论你听到什么教导,内化它,并试着于当下了解它的真相。

同样的修行对不同的人将不会一样,因为他们的智慧程度不同。我们去见禅师并尝试了解他们的方式,观看他们的方法与行为,但这是观看外在。对于他们的修行,我们所能见到的只是外在面向,若我们如此切入,则疑惑将始终存在:“为什么这位老师用这种方法修行?为什么那位老师用那个方法?为什么有人教很多,有人教很少,有人则什么也不教?”这真的会让你感到困惑。

寻找正确的方式不能依靠这些事,它得靠每个人依正道而行。我们可以拿别人当范例,但必须深入内心观察才能断除疑惑。因此,佛陀教导那位长老观察当下,别让心跑到过去或未来。

因此在一切情况中,他都持续观心。无论发生什么事都没关系——他看见它们是不确定的、无常的。佛陀只教导他这件事,透过修习它,他能觉悟“法”,觉悟到实相便在自己的心里。

生死之轮流转不已,但你不必要尝试要跟上它。它如轮子般转个不停——难道你要一直跟着它转吗?它真的很快。若有个轮子正在转动,你可以待在一处,让它自己去转。一只蜥蜴可能会试着跟着它转,但你可留在原地,观看蜥蜴一再往返,无须去追逐它。世间法的轮子转得飞快,但对有智慧的人来说,没有问题。他若保持正念,则无论处于何种情况,来或去,只要照顾好自己份内之事,心将不会受到任何伤害。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