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首页 > 海内外佛教 > 无常

无常(17)

[泰]  阿姜查著  赖隆彦译

二、对学生当头棒喝——阿姜查的方法

在许多人的记忆中,阿姜查是个严苛的老师,尤其是对他早期的弟子们。其中之一的阿姜悉努安,提到一个关于他们在茅篷工作的故事。他扶着一块板子让另一位比丘钉钉子,阿姜查开始和那位比丘讨论事情,忘了悉努安正拿着板子,而当时他身边还有黄蜂在嗡嗡叫。最后他手臂痛得受不了,便说:“隆波(师父),我想我再也撑不住了。”说时迟那时快,阿姜查拿一根棍子“啪”的一声打在他背上。这让悉努安内心一惊,他确信阿姜查无疑是不近人情的。

那晚,在晚课与禅修过后,阿姜查对大众开示:“我希望你们都想想自己为什么在这里。你们应了解,我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你们从魔罗①的陷阱中跳脱出来,没有别的。你们一生都是习气的俘虏,如果不想解脱,为什么要来这里呢?”

三、“生”与“有”

经上说“生”是苦,但它并不只是指从此世死亡并转生来世,那扯太远了,“生”的苦当下就在发生。

在根、境、识接触时,认出“生”与“有”

经上说“有”是“生”的因,“有”是什么呢?任何我们执取并赋予意义的事,即是“有”。每当我们视任何事为自己或他人,或属于自我所有,而不正知它是世俗惯例时,那即是“有”。每当我们执取某件事为我或我所有,而它之后发生变化时,心便受到影响而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反应。自我经历快乐或痛苦的感觉,即是“生”。一旦有“生”,苦便随之而至,因为一切事物都必然会变化与消失。

现在,我们有“有”吗?我们觉知这个“有”吗?例如,举果园中的果树为例。果园主人若不觉知自己,觉得那真的是他的果园,他可能会在每棵树中出生为虫。贪爱“我的”果园与“我的”果树,即成为占有那里的虫。若有几千棵树,他就会变成几千次虫,这即是“有”。当树被砍倒或遭遇任何伤害时,虫即受到影响,心被动摇而带着焦虑受生。然后有“生”之苦、“老”之苦等。你们觉知此事发生的方式吗?

嗯,家里或果园中的那些对象还是有点遥远,就看看坐在这里的自己。我们是由五蕴与四大所组成,这些有为法被指称为一个自我。你看见这些有为法与名称的实相吗?你若未看见它们的实相,就会有“有”,为了五蕴而欢喜或悲伤,然后你受生,一切痛苦亦随之而来。这个转生就发生在现在、当下。

这杯子现在破碎,我们就在现在感到难过;这杯子现在没破,我们现在对它感到高兴。事情就是如此发生,盲目地难过或高兴,你唯一的下场就是毁灭。要想了解这点,你无须眺望远方。当你注意自己时,便会知道是否有“有”,无论是否真的相信“我”或“我所有”的指称,重点是贪取。这个贪爱是虫,正是它造成“生”。

由于贪爱色、受、想、行、识,我们执取乐与苦,因而被迷惑与受生。它发生在根、境、识接触时,眼睛一见到形色,它当下便发生。这是佛陀希望我们去看的,在“有”与“生”透过五根发生时认出它们。我们若觉知它们,就能放下,放下内在的五根与外在的五境。这可以在当下看见,它并非在此生死后才发生,而是在当下眼睛见色、耳朵听声、鼻子嗅香、舌头尝味时发生。你和它们一起受生吗?在“生”发生时,觉知它们,并看清它们。

译注:

①魔罗即杀者、夺命、能夺、能夺命者、障碍或恶魔。一切烦恼、疑惑、迷恋等,能扰乱众生者,均称为“魔罗”。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