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依三宝才称居士,未归依而信佛的称“善男信女”,名称不能乱称
归依了三宝,受了归依戒,就称居士;你归依也没有归依过,有些善根,跟佛有缘,进到寺庙来烧烧香磕磕头,称善男信女,还不能称佛弟子,所以名称都有标准的。现在不管了,只要你来烧香磕头就称你“居士”。
讲经说法的才称“法师”,不讲法,或者讲外道法,都不能称“法师”
现在的各种怪现象都出现在佛门。比如说,什么人才能称法师?会讲经说法的称法师。近代有个人非但不会讲经说法,而且自己挂出一块牌子:我这儿从不讲经说法。大家却都称他“法师”,全是乱称嘛。而他讲的话呢?都是儒教的话,讲《太上感应篇》,人们还称他是“大法师”。对方的面目都搞不清楚,什么都糊里糊涂,你这个修行人还有啥希望?
修行可出家修、在家修,四众弟子可分成出家、在家两种,也可分成七众弟子
修行可以出家修,也可以在家修,因为佛教本身就有四众弟子,四众弟子再分,可以分成七众弟子,四众弟子一缩,可以缩成两种,出家、在家。
归依、受戒了,就要跟未归依、受戒前不同,否则空挂一个佛弟子的牌子
居士归依以后跟归依以前相比,或者说受了五戒以后跟受五戒以前相比,性质不同,你必须要改变,如果你不改变,你这个人空挂了一个牌子,“我归依过喽,我是佛弟子,我受过五戒了,我是一个居士。”你可以仍然在家,可是你走在家这条路,有句话:路同果不同。你归依过了,乃至于受过五戒了,你这个居士在家,跟没受过五戒、没归依过的人性质要两样,否则你白归依了、白受戒了,那你不是在开玩笑?
居士的数量远远超过出家人,要重视居士的教育工作,否则佛门搞不好
现在看看,居士数量很多啊,居士的数量远远超过出家人的数量。现在仍然有很多年轻人有善根,喜欢出家。或者他本来不信佛的,后来信佛了,也归依了,这两者比较起来,还是在家信佛的多。没出家的能够出家,这是好,但有些人,出家的动机就是凭冲动,出家后又不懂佛法,时久生疲厌,没劲了,外面五欲的风泛滥,难免触动他世俗心,又还俗了。这种人也很多。而居士里边没有听说:居士还俗了,不当居士了。即使有的人信了佛又去信耶稣教了,这种人为数不多。这种形势就告诉我们,居士的队伍越来越扩大,出家人的数量远远比不上居士。可是偏偏这个实际情况,佛门里的人看不到、不重视。一般佛门都对居士不重视,居士人数占绝大多数,你不重视,你这个佛教搞得好吗?所以我们要重视出家,也要重视居士的教育工作。
居士进了佛门往往很苦恼,想听法听不到,好像培福供养就是居士的修行,这种思想很普遍
一直到今天,佛门还是对居士不重视。所以居士也有苦恼,想进佛门听听佛法,听不到。出家了有时候还听得到法,因为佛学院里可以听。居士想进佛学院就不给你进去。好像只有出家人需要听佛法,居士不需要听。而一般庙里的风气就是,“你们居士嘛,只要来庙供养供养就可以了,听什么佛法呀?”如果佛教不度居士,那何必有居士这个名堂呢?说句笑话,有人说,“你居士活得好好的,度什么呀度?你只要来供养供养好了。等你死了做了鬼,那么拿点钱来到佛门里超度,那个时候再度你这个鬼好了。”有这种思想的人很多啊。现在末法时期,法都快要完了,歪风邪气泛滥,修行没希望,全是这些人搞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