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律海十门】

首页 > 佛学讲记 > 五戒

五戒近事分别门第五(16-1) (总第149)

───────────────────────

五戒偈种种解释及授受仪式布萨略法

能海上师编集 傅味琴浅说 (2006.7.26)

 

智慧好比眼睛,有了智慧,才能看清前面的路

提要:

  • 受五戒,除了要明白戒相,做到不犯,还要发起慧行修心

  • 一切的修行、一切身口意的行动,都必须以释迦佛的智慧为准则

  • 智慧好比眼睛,有了智慧,才能看清前面的路

  • 瞎子引路,哪怕经过一千劫,也不能到涅槃城

  • 以盲引盲,导致错见、偏见、邪见泛滥

受五戒,除了要明白戒相,做到不犯,
还要发起慧行修心

五戒的戒相我们已经讲完了,今天我们要讲“近事发起慧行修心之法要”。

近事”就是居士,居士受了五戒以后,要明白戒相,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同时还要发起慧行修心。一般居士受了五戒,他能够真正修行的话,他就着重在五戒的戒相上。真正照法上来讲,五戒的戒相要明白、要不犯,犯了要忏悔,要认真受持,还要修起慧行。可是一般居士就不重视这个,这都是由于不听法,或者善知识讲法讲得很简单,或许这个善知识自己也不知道。能海上师编的《戒定慧基本三学》里,就讲得非常清楚全面,这就使我们持戒的居士能够更加清净,功德更大,更加圆满。

一切的修行、一切身口意的行动,
都必须以释迦佛的智慧为准则

发起慧行”,“慧”就是智慧,我们一切的修行,一切身口意的行动,都必须要根据智慧为准则。这个智慧是指佛陀对我们的教导,也就是佛陀讲的法,而这些教导本身就是从佛的智慧里流露出来的。凡是佛经里的话,凡是佛陀亲自的教导,都是属于智慧——这是佛陀的智慧,而不是世间上的智慧。

智慧好比眼睛,有了智慧,才能看清前面的路

佛说了四十九年法,由浅入深,从小乘说到菩萨乘,无非是引导我们进入佛之知见。如果我们对学习智慧、求法、听法、讲法不重视的话,那使释迦佛很失望,也是使释迦佛很痛心的事情。佛经里经常把智慧比作眼睛,你有眼睛,你前面的路就看得清楚,你不会莽撞;不会走错路,摔到火坑里去;不会滑坡,一滑坡,粉身碎骨,所谓一失足成千古恨。

瞎子引路,哪怕经过一千劫,也不能到涅槃城

从前有个笑话,一个人问另一个人:“我这个路怎么走啊?”回答说:“你一直走,鼻子碰到墙壁了,你就拐弯。”一个有眼睛的人走路,怎么会鼻子碰到墙壁呢?我想呢,这个问的人是个瞎子,他没办法看,那么只好教他一个办法:你碰到鼻子了就拐弯。

本来我把这个当成一个笑话,现在想想有道理,没有眼睛的瞎子,没法看见路,只能瞎撞瞎摸。佛经里还有两句话:瞎子引路,哪怕经过一千劫,也不可能到达涅槃城。涅槃是我们的目的地,也就是说不可能达到目的的。

以盲引盲,导致错见、偏见、邪见泛滥

还有一句话,“以盲引盲”。如今呢,佛门里不符合佛法的话特别多,如今的局面:真正的善知识很难得讲法,一般人又都在随便说话,这些话也在指导人。还有的讲法的人,实际上他讲错了。这些人都是佛法上的瞎子。可是今天佛门里这些瞎子偏要引路,这种情况多得不得了,你只要一进佛门就会碰到,你耳朵里听到的,都是他们讲的错见、偏见、邪见。那么你听到了,你又去跟别人说,传来传去,一下子整个的佛门到处都传到了,这是很可怕的。这样就把佛门搞得没有正见了,修行的路也偏了、歪了。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

五戒近事分别门第五


皈依佛法僧 尽形持五戒

不杀不盗取 不淫不妄说

不饮用诸酒 终身无违犯

并供养三宝 和尚阿阇梨

一切如法教 奉行无违逆

于上中下座 三业常恭敬

复方便勤求 坐禅及诵经

乃至诸学问 劝助作福等

广开涅槃路 闭三恶道门

菩提戒之基 增长正业行

从初地至十 菩提道果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