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皈依三宝)
皈依佛 皈依法 皈依僧
(三次念)
(皈依愿)
自皈依佛 当愿众生 体解大道
发无上心
自皈依法 当愿众生 深入经藏
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 当愿众生
统理大众 一切无碍(三次念)
(皈依戒)
皈依佛竟 宁舍生命 永不皈依天魔外道
皈依法竟 宁舍生命 永不皈依外道典籍
皈依僧竟 宁舍生命 永不皈依外道邪众
因迷惑而用不恰当的方法去解脱苦,就形成了惑业苦的流转,也就是生死的流转
提要:
《心经》虽短,却包含了大般若的要领,是般若波罗蜜的核心
光会念《心经》,不懂经中的含义,这太可惜了
“般若”翻译成“智慧”,不能表达般若的本意,故仍用“般若”二字
修行的目的是到没有苦的彼岸,奉劝桥上人,莫堕爱河中
能够让你明白苦的来源的智慧,就是佛法
因迷惑而用不恰当的方法去解脱苦,就形成了惑业苦的流转,也就是生死的流转
《心经》虽短,却包含了大般若的要领,是般若波罗蜜的核心
《心经》全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为《心经》。“心”是什么意思?是“中心、核心”的意思,也就是说一部《心经》是《大般若》六百卷的中心思想,是般若波罗蜜的核心。你们事情忙的人,没有功夫去修习《大般若》,那么念念《心经》就很简短。虽然简短,却包含了大般若的要领,所以这部经是很重要的。
光会念《心经》,不懂经中的含义,这太可惜了
在我们中国民间,信佛的人很多都会念《心经》,我的妈是一个文盲,连她也会念《心经》,所以这一部《心经》在民间扎根很深。可惜的是,很多人光是会念,不懂得意思,那太可惜了。有许多人只想念,不求懂,特别是如今,听说海外有个人,主张“念经不必求懂”,现在我们国家不同意他来中国,因为他扰乱了我们佛弟子的思想,既不清净,还喝酒,酒也没有空掉,那岂不是不净不空吗?
“般若”翻译成“智慧”,不能表达般若的本意,故仍用“般若”二字
“般若波罗蜜多”,“般若”是智慧,因为过去翻译经典的法师认为,如果把它翻译成智慧,还不能表达般若的本意,也就是说般若的智慧跟我们平常的智慧大不相同,所以法师认为还是仍然用“般若”为好。
修行的目的是到没有苦的彼岸,奉劝桥上人,莫堕爱河中
“波罗蜜多”是到彼岸。此岸是无穷无尽的苦,只有到彼岸才没有苦。我们今天佛弟子都是想到彼岸的人,到彼岸,打个比方,必须要有座桥,此岸是苦,彼岸没有苦,我们都是上桥的人。我从前写过四句话,其中两句:“奉劝桥上人,不堕爱河中。”这个爱不是指父母的爱,不是指人类关怀的爱,是指男女的爱。我们为什么这么自私?因为有男女的爱。不是有句老话:“爱情是自私的”嘛。我们自己可以回忆回忆,把结婚以后的你跟结婚以前的你比一比,就可以比出来。一有了爱情,一成家,一有了私有财产,肯定自私得很。
能够让你明白苦的来源的智慧,就是佛法
我今天是讲佛法,不是叫你们年轻人不要结婚,我不是这个意思。婚姻自由,可是结婚后有种种的苦,我讲佛法要讲明白苦的来源。能够讲苦的来源的智慧,就是佛法。
因迷惑而用不恰当的方法去解脱苦,就形成了惑业苦的流转,也就是生死的流转
众生为什么迷茫?因为不明白苦的来源,他想脱离苦,结果用不恰当的方法去解脱苦,这就成了惑——业——苦的流转,流转生死就是这么流转的。
惑就是烦恼,就是迷惑。有了烦恼、迷惑的起心动念,必会有所造作。业就是造作,比如办公司是个事业,你必须通过办公司的种种方法,做种种的工作,这就是造作,这就是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