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解(29-2)(总第188)

───────────────────────────────

傅味琴 讲于苏州虎丘书院 2016.6.11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dd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皈依三宝)

皈依佛 皈依法 皈依僧 (三次念)

(皈依愿)

自皈依佛 当愿众生 体解大道 发无上心

自皈依法 当愿众生 深入经藏 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 当愿众生 统理大众 一切无碍(三次念)

(皈依戒)

皈依佛竟 宁舍生命 永不皈依天魔外道

皈依法竟 宁舍生命 永不皈依外道典籍

皈依僧竟 宁舍生命 永不皈依外道邪众

修行人只要吃口苦饭就可以了,在世俗上求名求利的人才会累

提要:

  • 被烦恼迷惑而造的业,将来必定受苦报

  • 众生起心动念,无非造业,不学佛法,是解脱不了苦的

  • 有钱的人比没钱的人更苦,董事长上吊,是因为活得很累

  • 钱很多,却天天在研究怎么个死法

  • 修行人只要吃口苦饭就可以了,在世俗上求名求利的人才会累

  • 比丘托钵乞食,是为了抓紧时间修行求智慧,不把生命时光浪费在无意义的事上

被烦恼迷惑而造的业,将来必定受苦报

由惑产生的业,会有好结果吗?你受了迷惑,起了烦恼,被烦恼所迷惑,你去做种种受了迷惑的事情,有好结果吗?肯定是苦的。苦了以后又不听佛法,想避开苦,那么你没有方法,结果按照自己的一套,再加上世俗社会的影响、名利的追求,还有不道德的风尚,受了这些迷惑,你又去做造业的事情。有因必有果,因不好,果也不好嘛,最后还是苦啊,所以叫惑业苦,一直在这里面流转。有惑业苦的流转,就有生死的流转。

众生起心动念,无非造业,不学佛法,是解脱不了苦的

从前老法师说:我们每个众生“起心动念,无非造业”。每个人自己想一想,一天所起的念头,有多少是清净的,有多少是不清净的,有多少是为自己的,有多少是替别人考虑的。我们自已想一想就知道了。所以不听佛法,世俗上的人惑业苦脱不了,是解决不了苦的。

有钱的人比没钱的人更苦,董事长上吊,是因为活得很累

有钱人更苦,比没钱的人还要苦。你们或许会想:不见得吧。我就讲我以前听到过的事实,一个董事长——董事长啊,钱多得不得了——上吊了,那么事后公安局想了解他为什么要上吊,他的好朋友说,“他在上吊前给我发了一个短信,短信上说:我活得很累啊。”

钱很多,却天天在研究怎么个死法

我第一次到深圳,有两个人是好朋友,也算是跟我信佛的吧,接我到她家里去住。她说:“老师啊,你救了我们两个人的命,你没来之前,我们两个好朋友正在商量,怎么样的死可以减少痛苦。”她是准备死了,因为怕痛苦,所以还不敢死,想研究一个不太痛苦的死法。我就问她,“你为什么要这样呢?”“我活得很累啊。”

修行人只要吃口苦饭就可以了,在世俗上求名求利的人才会累

为什么很累?追求太多,归纳起来不求名就求利。你不求名利,你累什么呀?

从前浙江有个修行人,他烦恼很重啊。我那个时候在浙江一个地方讲法,有一天他告诉我,他很苦啊。我根据他的情况分析下来,他什么都放不下,所以他苦啊。后来有一个师兄,有一天找我谈话,他说:“你到底跟他说了什么话?他称你:不仅仅是天才,而且是奇才,一句话就把他的重担放下了。”因为我讲的是普普通通的话,我早就忘了,后来想想嘛想起来了,我说的是:“修行人只要吃口苦饭就可以了。”你们也有苦,为什么道理啊?你们有追求:追求名和利,追求富裕,追求生活的享受,那就苦了。

比丘托钵乞食,是为了抓紧时间修行求智慧,不把生命时光浪费在无意义的事上

出家人为什么不苦?出家人洒脱得很,因为他什么都不求了。那么说“吃饭总要吃。”出家人是托钵的,原始佛教比丘都是托钵的。托钵最最自在,托钵没有要求的了,你给我什么,我就吃什么。

托钵又叫乞食,托钵是像求乞,求你给我吃点饭。可是跟叫化子又不同,他是一个有学问的人,称“乞士”。“士”就是有学问的人。一个有学问的人竟然还要去要饭,你们想不通啊。道理很简单,因为有学问就有智慧,一个有智慧的人怎么肯随便浪费生命的时光呢?他修行都来不及,求智慧都忙不过来,还会动脑筋:今天买什么菜?(众笑)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