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dd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皈依三宝)
皈依佛 皈依法 皈依僧
(三次念)
(皈依愿)
自皈依佛 当愿众生 体解大道
发无上心
自皈依法 当愿众生 深入经藏
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 当愿众生
统理大众 一切无碍(三次念)
(皈依戒)
皈依佛竟 宁舍生命 永不皈依天魔外道
皈依法竟 宁舍生命 永不皈依外道典籍
皈依僧竟 宁舍生命 永不皈依外道邪众
并非笨的人不打妄想,而是愚的人打愚的妄想。没有智慧,贪瞋痴是断不了的
提要:
释迦佛叫我们求智慧,有人却提倡学愚。反对释迦佛的就是魔
并非笨的人不打妄想,而是愚的人打愚的妄想。没有智慧,贪瞋痴是断不了的
圆满就是没有缺点,人格最圆满的就是释迦佛
信佛要有智慧,有智慧的信才叫正信
度众生要遍知有情心,不懂众生的心,讲法不对机,也难出生善巧方便
释迦佛叫我们求智慧,有人却提倡学愚。反对释迦佛的就是魔
这可能是受近代佛教佛门里边风气的影响,影响当然很多很多喽,最大的影响:要我们离开释迦佛的教导,释迦佛叫我们求智慧,他叫我们学愚。反对释迦佛,跟释迦佛相反的,那就是魔。一个佛弟子怎么不根据释迦佛讲的话讲呢?为什么要讲反话呢?
并非笨的人不打妄想,而是愚的人打愚的妄想。没有智慧,贪瞋痴是断不了的
也许他心里想:聪明人容易打妄想,笨的人不打妄想。这是他的臆测。事实上不是这样,凡是众生都打妄想,仅仅是聪明人打聪明妄想,愚人打愚人妄想。愚人打愚人妄想嘛,还比不上聪明人打聪明妄想,所以愚是学不得的。释迦佛不叫我们学愚,释迦佛要我们学智慧。勤修戒定慧就是慧,有智慧才能熄灭贪瞋痴,没有智慧,你这个痴是熄灭不了的。
喔,到时间了?喔,买东西总要稍微客气一点,再加一点。(众笑,众鼓掌)
圆满就是没有缺点,人格最圆满的就是释迦佛
所以“般若”是智慧,“波罗蜜多”是彻底究竟到彼岸。只有彻底究竟才叫圆满,圆满就是彻底究竟,圆满就是没有什么缺点。我从前在社会上讲心理学,我讲的是人格心理学,人世间人格最圆满的就是释迦佛。我们是佛弟子,正在学法修行,跟释迦佛是比不上。但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现在我们还在路上嘛。
我们都有人格缺陷,这个“人格”不是指文学上的人格:这个人格高尚不高尚,不是这么解说的。心理学上讲的人格,通俗的讲,就是性格。我们每个人性格都不好,容易起贪心,容易起瞋心,厉害一点嘛发脾气,闷在心里嘛也是瞋心,容易起痴心,是非好坏分不清,没有远见,将来的后果更加不好。
信佛要有智慧,有智慧的信才叫正信
大家知道,观世音菩萨是广大灵感救苦救难,有的人心里也许在想,“我求怎么不灵的了?(众笑)我挺诚心的嘛,也不灵。”那么他说求观世音菩萨不灵。
从前有这么一个人,他的老婆怄气,跑到娘家去了,他求观世音菩萨,他喜欢念白衣神咒,有人劝他念十万遍算一个大愿。他说:“我十万念满了,我老婆还不回来。”有人又说了:“你再来十万。”又满了,又不回来。他看见我,跟我说:“我从前蛮信的,我现在不信了,不灵的。”我就跟他说,“你做丈夫的难道不懂得老婆的脾气啊?你这个丈夫也不像样。老婆都要一个面子,你念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不会跑到你老婆面前去:“你看我的面子,你就回去吧。”所以最重要的是要有智慧,信要有智慧的信,不能迷信,没有智慧的信不是正信。
度众生要遍知有情心,不懂众生的心,讲法不对机,也难出生善巧方便
我说:“你自己要去呀,给老婆一点面子呀。她跑掉了,又自己跑回来了,谁肯啊?”老公要知道老婆的心,菩萨要知道众生的心,弘法的人也要知道听法人的心。修菩萨法怎么修?就要遍知有情心。有情就是众生,你不能知道众生的心,你讲出来的话往往不太对机的。你讲得高,他说你胡扯,你讲得浅,他说:“我也懂的。”(众笑)众生难度啊。又要讲得深,又要深入浅出;又要讲得高,又要一步一步上去。要把他们度得来,遇到难度的,那么又要懂得怎么样用钩子把他勾得来。(众笑)不是有句话吗?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嘛。这叫什么?这叫善巧方便,善巧方便是非常重要的。
今天嘛抱歉,又讲了开场白,《心经》一个字也没讲。也许你们要问,“老师,你的开场白到底要讲几次?”我回答你们:我也不知道。只要你们听得进去,欢喜听,开场白也有意思的了。好,今天就下课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