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修行人之路】(22

修行人应离欲,走清净出离道,走菩提大道

修行 (22)

你皈依佛门了,人家看看我们佛弟子是什么样子,现在我们佛弟子是什么样子?我不说了,大家可以看得到的。不说优婆塞、优婆夷,看看比丘、比丘尼又如何?应该不应该这样学?大家应该学谦恭卑下,当然我们认为这是正业,佛教我们要慈、悲、喜、舍,我们一定对一切众生有一个大慈悲心,慈、悲、喜、舍。这比我们保存的最宝贵的珍宝还珍贵,比我们的生命还珍贵,你绝不能骄傲,永远生欢喜心,看见一切都生欢喜,这都是我们过去世的父母、未来的诸佛,我们有什么可骄傲的呢?如果大家真正对佛法不怀疑的话,每部经都是这样教导的,一切众生都是未来诸佛、都是我们过去的父母,这样子你还能骄傲起来吗?这是转化你骄慢、愚痴、贪恋的心。

(摘自《修行》梦参老和尚开示录)

◇◇◇◇◇◇◇◇◇◇◇◇◇◇◇◇◇◇◇◇◇◇◇◇◇◇◇◇◇◇◇◇◇◇◇◇◇◇◇◇◇

修正自己吧! ①

佛法的理论不难掌握,但无始的习气却要通过漫长的时间来磨练与考验。

有些人学佛,基础没打好,总是急于修证,结果到最后不只是自己痛苦,也让身边的人无所适从。其实,要改变自己,应先从修正习气开始。

在日常生活中,种种的习气深深地左右着我们。随着人、事、物的变迁,习气也随着变得更加顽强,种种的烦恼也随从习气而生起。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得或失,合意或不合意,都使人牵挂牵绊,不得自在。

习惯,当然有好的,也有不好的。所谓“好”的定义,指的是针对修行者在训练过程中,渐渐培养而成的戒定慧惯性。这习惯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种力量,由此他不易再犯错,重蹈覆辙。所谓“不好”的定义,即是针对某一错误的见解和行为,重复又重复的熏习,形成了一种习惯性的恶习。一而再的犯错,不断累积成一股无法抗拒的势力;结果,每每做错事时,还能脸不改色,毫无惭愧。(摘自《寂静园林网站》开照比丘)

◇◇◇◇◇◇◇◇◇◇◇◇◇◇◇◇◇◇◇◇◇◇◇◇◇◇◇◇◇◇◇◇◇◇◇◇◇◇◇◇◇
缅甸参学记 ②

来到这里修习的外国人一般都是有经验的禅修者,绝大部分是出家人或是短期出家的。每天3点半起床,除了早餐和午饭后有一小时休息外,由早上4点到晚上9点半是连续不断的修习。行禅与坐禅1小时交替地进行,每隔一天向指导老师报告修习的经验。而这里的修习是很靠个人的努力,老师只有在你有实际的经验报告时才会指出你的问题。

作为禅修导师Tejaniya法师是位非常年青的老师,年纪才40岁。在他面前完全没有拘束的感觉,他的教导强调轻松、自然但需努力。从我们报告的修习经验中,Tejania法师能简单直接地指出我们修习上的偏差。

由于是小组个别地接见,所以能同时分享到别人的经验。才知道原来不同性向的人在修习上会有不同的问题,最容易遇上的问题是对自己的修习有期待,希望达到一些什么,或想得到某些体验,又或者是把禅修弄得复杂化。Tejania法师说:“一般人是因为想要得到什么才去努力,禅修者的学习态度是:我努力,但我什么也不想要。”老师亦强调修行是个别性的,所以对不同的参学者会有不同的指引。明白到每个人有不同的习气,及在不同的修行阶段,所以老师对别人的指引未必适用于自己。

(摘自《觉悟之路网站》)

◇◇◇◇◇◇◇◇◇◇◇◇◇◇◇◇◇◇◇◇◇◇◇◇◇◇◇◇◇◇◇◇◇◇◇◇◇◇◇◇◇
参学琐谈 (22)

我在小庙的时候,即常听二师公清云老人谈及白土净梵寺的事。他说该寺有一位品山老和尚,与我已圆寂的师公树唐老人是戒兄弟。我临南下时,清云老人特意嘱咐我说:

“到了萧县你一定要去白土与品老礼座,顺便也可以在那儿歇歇脚。”

然而,一切事必须因缘具足,乃能成办,否则的话,无论大事小事,到头来都是空忙一场!为什么我要这样说呢?因为我从圣泉寺到净梵寺那一天,一向不喜欢外出的品老,已早我半日到某山访友去了!你说巧也不巧呢?

品老既不在,我在净梵寺也不愿多事逗留了,所以在该寺吃了一顿中饭,即匆忙地到了与皇藏峪仅一山之隔的天门寺。在天门寺住一晚,次日上午就赶到了皇藏峪瑞云寺。

(摘自《参学琐谈》释真华著)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