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修行人之路】(45)
修行人应离欲,走清净出离道,走菩提大道

修行 (45)

佛菩萨天天在我们跟前,我们自己不能够理解。所以你睡觉。你的一切行动,佛菩萨是无处不现、无处不有,你的周围都有,每个人都如是。何况你天天念《地藏经》、拜地藏菩萨,天天念“观世音菩萨”,念〈普门品〉,天天念“阿弥陀佛”圣号,念《弥陀经》,怎么会说佛菩萨不加持呢?你心里不清净啦!一面大镜子,要是灰尘厚一点,就照不进去了,完全失掉功用。虽然它本具所有,像我们这些众生心,跟佛心无二,但是无量劫来的染污太重、太深,所以不能进入。

要这样子来相信三宝,相信佛,相信法,相信僧,受了三皈依,你必须这样信。如果你没有修别的法门,修三皈依就够了。如果是学了佛,虔敬信佛,你再也不堕地狱;学了法,不堕畜生;学了僧,不堕饿鬼,三恶道永远不堕。你有这么一个坚固的信心,多生流转,自然就成道了。但是,相信成佛的心一定要坚定,你一定要想“我绝对要成佛,我就是佛嘛,不过迷了而已,我转化一下就好了。”这可不是我说的这么简单,一句话就转化过来了,你还得经过好多的消业障的磨难。但是坚固信心不能有折扣,坚定了就是缘念三宝的功德。  (摘自《修行》梦参老和尚开示录)

◇◇◇◇◇◇◇◇◇◇◇◇◇◇◇◇◇◇◇◇◇◇◇◇◇◇◇◇◇◇◇◇◇◇◇◇◇◇◇◇◇

正确的修行

6. 假设我们到市场买了一些椰子,当我们带它们回家时,有人问:

“你买那些椰子做什么呀?”

“买它们来吃!”

“壳也要吃吗?”

“不吃!”

“我才不信,如果你不吃这些壳,为什么也买了它们?”

7. 好,你要怎么说呢?你要如何回答他们的问题呢?我们带着欲望在修行。如果我们没有欲望,我们就不会修行。带着欲望修行是“爱欲”。你要知道以这个方式审察可以使智慧生起。例如,这些椰子:你连壳也要吃吗?当然不是!那么,你为什么要携带着它们呢?因为丢掉它们的时刻还没到!它们将椰肉、椰汁包在内部,是很有用的。如果吃完了椰肉、椰汁,你把这些壳丢掉,那就没问题了。

(摘自《福聚院网站》阿姜摩诃布瓦)

◇◇◇◇◇◇◇◇◇◇◇◇◇◇◇◇◇◇◇◇◇◇◇◇◇◇◇◇◇◇◇◇◇◇◇◇◇◇◇◇◇
蒂帕嬤不凡的一生 ①

 

蒂帕嬤(1911-1989)是当代上座部佛教传统中有大成就的一位女性禅修大师,她对现代印度内观禅修界和西方南传佛教界影响深远。印度现代第一个内观禅修中心的创始人,尊敬的拉斯特帕拉长老是她的学生,当今美国佛教禅修导师杰克.康费尔德,莎伦.萨尔斯堡,约瑟夫.葛斯坦也都是她的弟子。这位女性已亲证每一个禅那境界,获得內在的自由与宁静。

蒂帕嬤原名那妮.巴拉.巴如阿,出生于印度孟加拉邦东部靠近缅甸的村子里。她所在的种姓,世世代代为佛教徒,当地佛教社团可能是现存唯一的毫不间断可上溯到佛陀时代的原始佛教徒群体。(摘自《佛陀的女儿:上座部佛教大修行人的传奇心灵》)

◇◇◇◇◇◇◇◇◇◇◇◇◇◇◇◇◇◇◇◇◇◇◇◇◇◇◇◇◇◇◇◇◇◇◇◇◇◇◇◇◇
参学琐谈 (45)

我们走到“戒公池”旁边,我叫海秀停在那儿休息,我则随同他们三人走进隆昌寺的山门,而迈向客堂。我们好像衔枚夜行的军队,又好像即将被抓去的小偷,一个跟着一个,悄悄地前进,紧张害怕兼而有之。这情形如果说给现在受戒的人听,可能等于对“夏虫语冰”,他们根本无法体会到其中滋味!因为现在受戒,只要在寺院客堂处登记一下,缴了戒费,即可直达新戒寮休息,即使要到客堂点点卯,也无须那样子紧张害怕。什么道理呢?时代不同了,大家都讲方便了!

唉!有啥子好说呢?自己生不逢时,偏偏在那个时代出家,又偏偏赶到那个地方受戒,从戒期开堂,到烧过戒疤出堂,都是度着“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般的生活,戒师们的面孔上始终是涂了一层严霜,整整的一个戒期──五十三天,从来就没有见过他们同一个新戒和颜悦色地讲过一句话,或是慈蔼地笑一笑;哪儿能像现在的戒期,戒师们为了想与新戒们拉拉关系,没有话儿找话儿说!摘自《参学琐谈》释真华著)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