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修行人之路】(71)
修行人应离欲,走清净出离道,走菩提大道


修行 (71)

但是你的心能够没有一切事物,真能达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那就成功了。在你没达到这种境界之前,你造的善业、善缘,顺着你的法性,能使你很快的开悟。你要是做恶业、恶缘,它是违背法性的,越走越远,跟你的性体越走越远。

这是第一个,为了要得到“无我”的智慧,要皈依三宝。这就是皈依三宝的因缘。因此要皈依三宝,皈依三宝后,这些就具足了,这是对自己来说。要是对他人来说,我们最关心的就是父母,或者你自己的子女。一切有情众生,在大乘经典里头说都是我们的父母,你不能伤害一个众生,众生都是你的父母,有过去的父母,还有你未来的父母。你要令这一切父母的有情众生都能离苦得乐,你得皈依三宝。你自己必须解脱,你有了解脱的智慧,你才能引导别人去解脱;如果你没有这个智慧,你怎么劝别人解脱呢!你必须自己先解脱了,先要有了这种智慧,才能够利益别人,这就要有大悲心。

(摘自《修行》梦参老和尚开示录)

◇◇◇◇◇◇◇◇◇◇◇◇◇◇◇◇◇◇◇◇◇◇◇◇◇◇◇◇◇◇◇◇◇◇◇◇◇◇◇◇◇

破我见的修行 ②

我见有种种显性与隐性的祸患,应尽速消除这个祸根,如何消除呢?《杂阿含57经》说:“观察诸阴,勤欲、勤乐、勤念、勤信,彼能疾得尽诸漏。”观察诸阴就是观察五阴(蕴):肉体、感受、想念、意志、意识,这五阴是组成一个人或有情众生的基本聚合物,它的本质是时时呈现无常、苦、变易、不自在、不安稳、随因缘生灭,而且在五阴的里里外外都没有一种有形或无形的恒常不变的“我”。对五阴精勤地起意欲、乐意、正念、净信进行观察、禅思,可以破除我见之迷惑、及灭尽诸漏(烦恼)。

全心全意地在作破我见的修行者,需要在行立坐卧都经常维持高品质的正念,用心于所见所闻所觉所知,用心于了知当下五阴的运作及真相,用心于厌离贪瞋痴,经常保持在极平衡平等的心境,假以时日将亲见到我见的崩溃解体,得到苦灭、寂静、清凉,而开启智慧法眼。(完)(摘自《嘉义新雨》第12期 明法比丘)

◇◇◇◇◇◇◇◇◇◇◇◇◇◇◇◇◇◇◇◇◇◇◇◇◇◇◇◇◇◇◇◇◇◇◇◇◇◇◇◇◇
二十亿耳沙门的修行 ⑩

贪行者若起善则信力强,因信近于贪德,所以贪行者与信行者同分。瞋行者若起善业则慧力强,因慧近于瞋德,所以瞋行者与觉行者同分,痴行者为使未生的善法生起而精进时,多有障碍的寻生起,所以痴行者与寻行者同分。

若从宿世因缘看,贪行者或因宿世善业从天上生此。瞋行者或因宿世恶业从地狱及龙界生此。痴行者或因宿世嗜酒及少闻由畜生道生此。

一般上地、水界偏重的人痴行。火、风界偏重的人瞋行。四界平等的人贪行。病因里贪行者痰增盛,痴行者风增盛。(摘自《福聚院网站》法增比丘)

◇◇◇◇◇◇◇◇◇◇◇◇◇◇◇◇◇◇◇◇◇◇◇◇◇◇◇◇◇◇◇◇◇◇◇◇◇◇◇◇◇
参学琐谈 (71)

常言道:“看破世事惊破胆,识透人情寒透心!”真的,世事人情太可怕了!当你与他人环境相同,才能均等,或是有被利用的价值的时候,一好百好,处处都好!一旦他人环境比你好了,才能有发挥的机会了,或是不需利用你了,他对你的态度马上就会变样,甚至一脚把你踢得远远的。这种情形并不仅限于在家人,出家人也是一样,有时比在家人实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真是令人伤心的一件事!我说这话并非是无的放矢,而是有事实为证的;现在把这一事实写出,请看看人情可不可怕!

同我去南京毗卢寺应考的八位戒兄弟,他们虽然都是南方人,但在戒期中,乃至初到毗卢寺的时候,我们不仅是志同道合,彼此间的感情也是与日俱增的。这对人生地不熟,一个人在丛林下参学的我来说,确有着很大的鼓励作用。(摘自《参学琐谈》释真华著)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