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皈依戒
皈依佛,永不皈依天魔外道
皈依法,永不皈依外道典籍
皈依僧,永不皈依外道邪众
皈依愿
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
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提要:
业障在心里,一切唯心造
神经衰弱,其实是心里焦虑反应出的症状
心看不见,要了解众生心,还要从他眼神、表情、个性、脾气等方面去体会
对小事情太认真,不宽容,就容易动瞋恨心
业障来自心业,心起烦恼造业,形成了障碍,就叫“业障”
佛教是三世因果看问题,今世的脾气,是前世脾气的等流
业障在心里,一切唯心造
假如有的同学想了,“别人对业障解说不清楚,如果傅老师知道嘛,是不是讲一点给我们听听呢?”只有佛最清楚,我只能够讲一点点了。其实刚才已经跟你们讲明白了,业障到底有没有?有的,在哪里?在心里。人与人之间的障碍,所谓因果报应,人跟环境之间的障碍,全是心理造成的。拿医学来说,心以外的环境出生的种种障碍,使你难受,使你痛苦,就好比是症状,是由病产生的病状,你的病在哪里?就在你心里。我说话有根据的,佛经里不是有句话吗?一切唯心造啊。
神经衰弱,其实是心里焦虑反应出的症状
我年轻时候看过一个叫陈学诗的医生,他写了一本书,他是西医,我受他影响很深。他说:现在医学上的名称很多都是错误的,搞得人们很紧张。譬如关节炎,如果关节炎真的是炎症,那么你吃一点消炎片也能解决了,为什么解决不了?可见得不完全是炎症吧。再譬如说神经衰弱,他说:“神经要么好,要么死亡,神经怎么会衰弱呢?”所以“神经衰弱”这个名称实在不恰当,所以他不主张这个名称,他主张用什么名称?焦虑反应症。神经衰弱的人,一会儿胃疼,一会儿睡不着,一会儿头疼,全是症状,根本就不是病,全是你心里的焦虑反应出来的症状。如果你光是治胃疼、头疼,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这都是表面的,如果你治心理上的病,把焦虑完全消除,这些症状就都没了。所以你不抓心不抓根本,所谓医学研究很多都在绕圈子。
心看不见,要了解众生心,还要从他眼神、表情、个性、脾气等方面去体会
业障在心里,可是心看不见,要了解每个人的心,你还得从他眼神、表情、个性、脾气、语言,这方面去体会。譬如这个人眼睛瞪出来了,那么你就可以知道:他心里在冒火了。
对小事情太认真,不宽容,就容易动瞋恨心
为什么要冒火呢?真正研究心理学,还要研究到底,把根源挖出来。古人早就挖出来了,留在文字里。心里在冒火,动瞋恨心,“瞋”字,目字旁表示眼睛,再加上一个“真”字,合起来叫“瞋”。瞋心哪里来?眼睛为什么要瞪?对小事情太认真了,心里一点不宽容,所以产生障碍了,所以人与人之间不和合了。
业障来自心业,心起烦恼造业,形成了障碍,就叫“业障”
业是什么?业就是行动,就是造作。造作什么啊?小事情太认真了,你气量太小了,容易妒忌啊,容易气不过啊。心理活动也是造业,叫心业,所以业障来自心业。我今天跟你们说的业障,可说明白了:这是真正的业障。
佛教是三世因果看问题,今世的脾气,是前世脾气的等流
你心怎么培养成这样的?我们佛教是三世因果看问题,你现在的脾气,你前世已经培养成功了,所以有句话:要知道你前世,就看你今世,要知道你后世怎么样,也看今世,今世能知三世因果。在五种果里边,这属于等流果。你前世就是这个脾气,你从前世的脾气等流到今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