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首页 > 海内外佛教 > 圆满生命的实现

 圆满生命的实现 (124)
──布施波罗蜜
陈柏达著

(五)度人即是度己

修行六度,利人利己。表面看起来,它好像都是在度别人,其实是在度自己。所以《华严经·普贤行愿品》的第四十卷说:

“如果能够随顺众生,就是随顺供养诸佛。能够尊重承事众生,就是尊重承事诸佛。能够使得众生欢喜,就能使得一切如来欢喜。为什么呢?诸佛如来都以大慈悲心为本体。因为看见众生受苦,所以起了怜悯救度的慈悲心。有了深切广大的慈悲,才能发出道心,由于道心而得到圆满的智慧。譬如在荒野的沙石中,有一棵枯树。假使有人用水灌溉,这一棵树自然就茁壮茂密,花果丰硕。打个比方来说:在生死的旷野中,我们每个人都有一棵智慧树,所有众生是树根,诸佛菩萨是这棵树的花果。假如我们能以慈悲的水饶益众生,就能绽开佛菩萨的智慧花果。……所以修行道业要靠众生。如果没有众生,所有的菩萨都不能成就圆满的智慧。善男子!您对于这个道理应善加体会。因为平等地对待所有众生,没有人我高下的分别,就能够时常随顺众生,使慈悲心逐渐圆满。用大慈悲心来随顺众生,就是供养诸佛。因为随顺众生和随顺诸佛是一样的。”(《四十华严》的最后一卷)

《六祖坛经》的〈行由品〉说:“迷时师度,悟了自度。”当我们能度化心中的烦恼和众生,我们自然就成就无上和圆满智慧了。所以,度别人即是度自己。对于一个悟道的人来说,别人和自己都是一体的。圆满的智慧是从清净平等心所流露出来的,有了人我、自他的分别,心就执相而无法清净平等了。由于众生无始以来自私和贡高我慢的习气根深蒂固,想破除这种习气,先要从谦虚和诚敬下手,然后才可以达到“民胞物与”的“同体大悲”和“无缘大慈”。所以,《大悲心陀罗尼经》上说:

“大慈悲心、平等心、无为心、无染著心、空观心、恭敬心、卑下心、无杂乱心、无见取心和无上的菩提心都是陀罗尼(通达一切法的神咒或无碍法门)的特征,您要依照这些心去修行!”

但愿我们像一块抹布,洁净器物,而把尘土留给自己!但愿我像一盏蜡烛,不断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六)度的种类

道霈法师的《心经请益说》记载:

如果依照共有的般若去修行,可分为声闻、缘觉、权乘菩萨三种。声闻以“苦谛”(生、老、病、死等苦)和“集谛”(贪、瞋、痴等烦恼)为此岸。以“道谛”(正当的见解、正当的思考、正当的语言、正当的行为、正当的职业、正当的努力、正当的意念、正当的禅定等八正道)为舟航。以“灭谛”(涅槃)为彼岸。

缘觉以“十二因缘”(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三世过去、现在、未来流转,(迷惑→造业→受苦)循环无尽为此岸。观察和断除“爱”(贪爱)、“取”(执著)、“有”(造业)这三种现在业因的智慧为舟航。证入“缘生心空”“寂灭业因”的境界为彼岸。

权乘菩萨以六蔽(悭贪、破戒、瞋恚、懈怠、散乱、愚痴)为此岸。六度(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智慧)为舟航。佛的圆觉果位为彼岸。

如果依据不共般若去修行。一切凡夫的五蕴(色、受、想、行、识),十八界(外六尘界:色界、声界、香界、味界、触界、法界。内六根界: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六识界: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及三乘(声闻、缘觉、菩萨)圣贤所修的法门与所证的境界为此岸。以观照般若为舟航。实相真空为彼岸。(参阅《大智度论》第一百卷)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