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圆满生命的实现 (39)
              ──布施波罗蜜
陈柏达著

所以经论中记载:有一位妇女忏悔自己的业障深重,希望来世不再受生女身,因此拿了一束鲜花到寺院去供佛。她至诚礼拜佛像以后,走出寺院的大门,刚好遇到一位出家的师父,她就问那位师父说:“请教师父!用一束花供佛,可得到多少福报?”师父回答说:“我是一个初学的人,所知不多。不过我可以带你去请教一位已经证得小乘圣果的罗汉,他能知道八万劫以内的事情!”

那位师父就带着妇女到罗汉那里,说明了来意以后,罗汉就入定观察,发现她的福报八万劫内生生世世享用不尽。他就告诉那位妇女说:“你来世不再生为女身,并且在天上享福,一直到千万世。你以香花供佛的福报太大了,八万劫后尚未穷尽,这不是我的神通智慧可以明白的。请你稍候!我去兜率天的内院请教弥勒菩萨!弥勒菩萨说可以了解无量劫的果报,说不定他能给你一个满意的答案!”

于是那位阿罗汉就去请问弥勒菩萨了,弥勒菩萨说:“在佛前供养了一束香花,福报到无量世以后仍然绵延不断,我虽然能了解无量世的果报,但所知仍然有限。这件事情只有神通、智慧和福德都达到圆满境界的佛陀,才能彻底明白!我要等到将来成佛的时候,才能知道究竟!”以虔诚心布施财物供养佛陀或佛像,其果报无量无边,将来必定也会成就圆满的智慧,正如同《妙法莲花经·方便品》所说的:

“如果众生,过去遇到了完美的圣者──佛陀,听闻佛法,而修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等,这些人现在都已经成佛了。……如果有人在佛塔和寺院,雕塑或绘画佛像,并以香花、檀香、挂旛和伞盖等东西,恭敬地供养,或者以各种乐器演奏音乐供养佛像,或者以欢喜心,歌颂和赞叹佛陀的圣德,甚至只歌颂了一个小旋律,赞美佛陀,也都已经成就无上智慧了。如果有人在散乱心时,以一朵小花供养佛陀的画像,将逐渐遇见无数的佛陀。如果有人礼拜、或者只有合掌、甚至只举了一只手,或者稍微低头表示恭敬,将来也会逐渐遇见无数的佛陀,自己成就无上的智慧,也广度众生,证入无余涅槃,宛如薪柴烧完时火也熄灭了。”(《法华经》第一卷)

为什么布施不善的人也有福德呢?因为布施者是出于一片慈悲和怜愍的善心,所以有福德。如果是以贪心和邪见布施恶人、助纣为虐或狼狈为奸,那是伤风败德,会遭恶报的。《俱舍论》第十八解释得很好:

“种好的果树,就生出甜美的果子,种苦药的树,就结了苦涩的果实。果实的甜美和苦涩主要是因为种子的关系,而不是因为土地不同造成的结果。同样的情形,以慈悲和利益众生的心去布施,虽然接受财物的人是坏蛋,布施的人也是有福德而不会受恶报的。可是土地的好坏会影响收获量,使收成减少,甚至完全没有结果。以善心去布施坏人,福德可能会减少或甚至完全没有,而却不会受恶报。”

《华聚陀罗尼经》说:“用像须弥山那么高的七宝布施声闻和辟支佛等小乘的圣人,不如用一文钱布施给初发菩提心的人,所得到的福德多。后者的福德是前者的一百倍、一千倍、一万倍,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的倍数。”

《俱舍论》的第十八卷说:“布施给父、母、病人、法师和最后生菩萨可以得到无量的福报。”

《大宝积经》的第一百二十卷提到了五种最佳的福田,经上称之为“五种无上的布施”:(一)如来、(二)众僧、(三)说法者、(四)父、(五)母。

《大庄严论》说:“选择布施的对象种福田,应当以道德做标准,而不以年纪和相貌为取舍。”《阿毗达磨俱舍论》的第十三卷上说:“对方受的苦越大,我们布施供养他的功德也就越大。”

《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说:“供养恩田、敬田和悲田只是福德,不选择怨亲、善恶和贫富等才是真正的布施(功德)。”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的第四卷说:“凶狠的动物或人类,虽然不知道福田和非福田,但是因为他们养儿育女时只要是出于慈爱的心念,将来便可能出生成为富人,使用资财,无所匮乏。由于前世布施的习气,所以来世投生时,时常能远离吝啬和贪爱,布施一切财物来免除众生的贫穷和困苦。”

一切众生都是我们的福田,因为所有的众生都具有成佛的可能性,将来也都会成佛。下面我们就引用《六度集经》的一个故事来说明:连布施跳虱都有功德,更何况其他高等动物呢?

曾经有一位长者以上好美味的饮食请释迦牟尼佛和他的出家弟子来供养了七天。过了第七天中午,佛陀就说:“我们在这里只有七天的福报,那位长者供养我们的缘分已经结束,我们还是早点回山上去修行吧!”阿难觉得很奇怪,他说:“那位长者招待我们这么殷勤,绝不可能明天就变冷淡!”当天佛陀跟弟子回到灵鹫山,隔天阿难单独下山又到那位长者家,结果空钵而返。佛陀就把这件事的原因说出来:

在无量劫以前,我是一位修行人,在严冷的寒冬里练习禅定,见到一只虱子在受饥冻,因为于心不忍,就将那只虱子放在腐朽的尸骨上,使它多活了七天的寿命。现在这一位长者就是从前的那只虱子,因为过去我曾让它吃尸骨多活了七天,所以今生只受他七天的供养。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