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圆满生命的实现 (56)
              ──布施波罗蜜
陈柏达著

七、传播真理(法施)

(一)法施的种类

《菩提资粮论》的第一卷说:法施可以分为“世间的法施”和“出世间的法施”二种。

世间的法施──劝人修持五戒十善等人天福德。或者由于法施而获得人天可爱的身体、境界和果报,但仍无法超越六道轮回。

出世间的法施──劝人体悟小乘的四圣谛和十二因缘以及修持菩萨乘的六度万行。或者由于法施而能超越生死的轮回和流转,达到解脱和自在的境界。

法施也可分为“有著的法施”和“无著的法施”两种:

有著的法施──为了自己、为了谋生、为了名闻利养和人天福报而宏法。

无著的法施──为了利益一切众生、为了成就圆满的智慧和无碍的佛道而宏法。

(二)法施的内容

《大乘庄严论》说:对于大乘法宝有十种修行方式。一、书写、二、供养、三、流转、四、听受、五、转读、六、教化、七、习诵、八、解说、九、思惟与选择、十、修行。

《中边分别论》也提到了修行大乘法宝的十种方式:

1.书写经典。

2.以香花等供养经典。

3.印经典赠送他人。

4.别人读诵经典时,专心聆听。

5.自己读诵经典。

6.选取义理高尚、优美、感人至深的句子,细心体会。

7.如法演说经义。

8.专心听经和读诵。

9.闲暇时如理思惟经义。

10.时常温习,使学过的佛法不会忘失。

(三)法施的原则

《十住毗婆沙论》的第七卷记载:讲经说法的人应尽可能做到下面这几个原则:

1.博学多闻,活用一切语言文字和生动的辞句,以达到妙语如珠的境界。

2.精通世间和出世间各种事物的生灭和差别相。

3.证得禅定的智慧,对于各种经典所说的教法能随顺无诤。

4.如说修行。

5.要上讲台说法前,应先恭敬地礼拜听经的大众,然后再上台演说。

6.有女众来听经,应做不净观,以免起贪爱心。

7.威仪端庄高雅,和颜悦色,人易信受法语。不说外道邪见书籍,而且心无畏怯。

8.对于恶言责问和刁难的人,应行安忍。

9.对于众生生饶益想。

10.对于听众不生我(的信徒)想。

11.对于各种文字不生真法想。(真理如月亮,文字只是指向月亮的手指而已。)

12.愿众生听了我所说的佛法,能发菩提心、增长佛慧。

13.能通达佛理,深信佛法而且乐爱佛法。

14.勤行精进、持戒清净、善得一心。

15.不眷恋三界,不贪爱名闻利养,不求果报。

16.对于空、无相和无愿(无作或无起)三种解脱的境界,心中不生怀疑。

17.不暴躁、不轻浮、不调戏、不无耻、不痴乱、言无错谬。

18.善护诸根,不贪美味。

19.只为听经大众求得安稳的利益,而不苛求他人的过失。

20.不轻视自己。

21.不轻视听者。

22.不轻视所说的教法。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