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次第(摘要)
得轻安、触乐就能入定
修四念处,一定能引生“轻安”。进入禅定的基础叫做“乐”,触乐即“轻安”的更进一步,“轻安”有身轻安和心轻安,这个“乐”特别指心轻安的完成;心轻安身一定轻安,不可能一个人身不轻安,心很轻安。心轻安的势力终于远远涵盖全体时,就是“乐”,其实“乐”也就是“轻安”。在身轻安上一定也有心轻安,不过心轻安,还不够大,身轻安大,心轻安才一点点,所以身心轻安的初步是隐隐约约有喜悦而自己不感觉,渐渐地,自己才明白的感觉到有轻安,然后,轻安从此更加遍满而不消失时就叫做“乐”。在渐渐有轻安时,如果不小心,或又跑回欲界去碰色、声、香、味、触时,轻安是会丧失掉的;轻安如果不丧失,继续膨胀时就叫“乐”或“触乐”。“触乐”是身体的全体都很乐,没有哪一部分不舒服,这时若修禅定就能入定,除非不修禅定。
喜悦、欢悦、不掉悔,才能轻安
懂得修习禅定的方法,天天时常经行、打坐,经行、打坐,一定会入定,现在我们不能入定,因为没有触乐,就是没有轻安;轻安没有,再进一步讲就是喜悦也没有。我们有没有每天醒来都觉得好高兴?啊!又醒来了,生命又可以开展了!喜悦要先有欢悦,欢悦之前要有不悔,护戒的重点就在这里。如果常破戒、掉悔,就不可能不悔。
怎样进入“如实知见”
有人讨论佛法,喜欢跟人争论,而且不肯修行,老是只在空谈佛法,这一定会造成掉悔。佛法如果正确,真理通达以后,会渐渐发现对谈论没有兴趣,也不喜欢戏论,因为它会破坏定心。所以有后悔的一定有疑,疑结不能破,天天以讨论为乐趣的人,一定脑筋充满疑惑;不修行老是止于讨论佛法为乐趣,一定内在充满疑惑。当然,如果确是为了修行,为了断烦恼而来讨论佛法,这是正确的;谈论到了彼此不服气,或者只是在对论加以戏弄,这是不对的。不后悔才有欢悦,才有喜悦,才有轻安,就有乐,有定,终于进入见如实、知如真。《杂阿含经》翻译成如实知见。
闻善法、闻恶法
第一是往诣承事善知识。有一种人是往诣恶知识,我的朋友都是恶知识的话,我去找恶知识聊天,他告诉我怎么赚钱,怎么做生意,怎么做什么事,因为我既然做赚钱的事,一定要赚钱,不赚钱为什么要做?但是不一定想赚钱就能顺理赚到钱,这时如果不赚钱怎么办?不赚钱时烦恼爆炸,什么叫烦恼爆炸?我非赚不可,一定要赚。本来用如理作意的方式赚钱,以今天末法的时代,赚钱要用如理作意几乎很难,要维持真理已经有如登天之难。当我们一定要赚钱,到最后不管什么如理作意、不如理作意,只要能赚到钱的手段想出来就做了,不然钱一直亏还得了,这时当然就不知不觉往恶向去了。为了赚钱而大家商量、学习的一定是闻恶法,这叫做“闻恶法”。
“恶法”并不是杀、盗、淫、妄才叫恶法,不正向的就叫恶法。过去的外道教团有派断见论者,说造恶业没有罪,但大部分的外道不这么说,大部分外道说要修苦行,要断烦恼要努力用各种招式,这在《瑜伽师地论》叫“恶说恶见”。“闻恶法”也叫“恶说、恶见”,没有引导往正确的方向通通叫“恶说、恶见”。与“闻恶法”相反的就是“闻善法”。接着“习耳界”,如有一种人,第一次听到善法不习惯,若跟利根的人说,他会觉得:“怎么这么棒!过去我怎么不懂呢!”他一定好高兴,从此努力听。有种人说这个人讲话好奇怪,跟世间人讲的都不一样,这是怪人吧?大概有问题!你看,他听善法听不进去,但是听恶法听得进去。听善法听进去的叫“闻善法”,这个要利根。
习耳界
“习耳界”是什么?有的人很喜欢听讲经说法,但一到听讲经说法的道场就打瞌睡,下课,他回去,明天照样再来听,一听讲经又打瞌睡,这个就是没有“习耳界”;这时就要锻炼自己把耳根提起,把耳朵拉一拉,要自己想办法努力的把佛法听下来,或拿笔起来做记录,叫“习耳界”,锻炼你的耳朵喜欢听正法,不要听邪法;邪法我不愿意听,听到正法我就高兴,这叫“习耳界”。
── 摘自《嘉义新雨》(35) “法次法向之修行次第”一文,陈重文讲,小标题为编者所加。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