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上一页              下一页 
原始佛教(一二四)

洞悉放下的智慧 ②

放下贪爱

(阿姜苏美多 著 释自霁 译)

苦的生起是由于对欲望的执取,欲望有“欲爱”、“有爱”、“无有爱”三种。

我们应有的正观智慧,便是清楚地知道欲望的生起,同时知道欲望应该要放下。

佛陀所教导的,便是洞悉放下的智慧。

“执取”──爱、取、有的轮回

在正念中,我们对这一类的事打开自己的心,面对生活中的全部。包括美、丑、乐、苦与中性的受。在观察十二因缘中,我们看到它是与第二圣谛连结上。

在爱、取、有的因缘次第中,这一环节最能提供有效的方法让人探究执取的内涵。

此处,“执取”含有:因喜欢而执取,或因厌恶而执取──试图把所厌恶的东西除掉。以厌恶心为动力的“执取”是想推掉东西,这想要躲开的念头便是“执取”。如同想要抓住美好的,拥有它、保存它,追逐它一样,试图除掉不想要的,也是种执取。

愈是深入观察思惟“执取”,智慧愈是生起:贪爱应该要放下。在第二圣谛中说明苦的生起,以及应该把它放下。然后透过不断地放下,便有了深刻的体会。体会到所谓的放下,其真正的境界到底是指什么。此时,我们便对四圣谛产生第三种智慧:贪爱已经被放下了。我们确实地认识了放下,那不再是理论观念的放下,也不是排拒任何事,而是真正的智慧。

>圆满苦、集、灭、道

在讨论第二圣谛时,往往提到以下的句子:“此是苦集”;“应该要放下它”;与第三种智慧:它已被放下了。所谓的修行全部都含括在这儿──就是去实践并圆满这三个项目。同样的修法可应用在四圣谛的每一圣谛:陈述性的句子──做什么,做完后的结果。如在第一圣谛为:此是苦;它应该被理解;它已经被理解了。这是第一圣谛的三个面向。在第二圣谛为:此是苦之因,即是欲望的执取;它应该要放下;它已经被放下了。在第三圣谛为:此是灭;它应该被体证;它已经被体证了。在第四圣谛为:此是八正道,就是出苦之道;此道应该要修习;此道已被修习了。这叫作观智。

你思惟:“阿罗汉究竟了解到什么?”答案就是这个。他了知苦;了知苦应该去理解;阿罗汉清楚地知道苦已经被理解了。阿罗汉知道苦的因;他知道苦因应该要放下;也知道苦因已经被放下了……,总共有12种智慧。这便是我们所说的阿罗汉──知道自己已修得了那些观智的人。

五蕴是“法”而非“我”

十二因缘便是观察探究这整个的过程。执取五蕴是问题的所在,五蕴只是法──应该好好地被研究与探察,它们只不过是如其本然地呈现罢了。其中并没有我,五蕴都是无常的。去认识这个事实,认识事实的本来面目,就是认识所谓的法。

执取有为世界是实体,这样的执取根源于无明妄想:以为“五蕴就是我”的妄想。因为这样的妄想,我们依无明过生活。源自无明而有的一切业行,以及源自于贪爱的执取,都是以“是我”为中心来诠释每件事,但随之而来的结果即是老与死。如果我执取这个身体为我,那么“我”就会变老。我的身体今年54岁,它已经松弛,有好多皱纹。因为身体老化,而相信:“我在老化”是一种苦。对不对?如果没有意识到“我”就不会有苦,只有对衰老的赞赏而已。不会感到老化有什么不对,因那不过是身体必然会有的现象罢了。那是它的本质,它并不是我,不是我的,它只不过是展现本来应有的变化。这真是完美。对不对?如果这个身体愈变愈年轻,我才真的会苦恼。想想看:如果我愈变愈年轻,从现在开始50年以后,我不就得回到包尿布的阶段,一切又得重新来过了吗?

>执取色身是我

“我老了”这样的想法并不令人悲伤,那只是世间的人提到身体的习惯用语。但如果我认为那便是我的情形:“我就是这个身体,这是我的身体。”那么无明就左右了业行,每件事都将从这个念头衍生出来:“我变老了,我想恢复年轻,我想要长寿;你们这些自以为了不起的年轻人,不准叫我老人家!”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反应呢?只因我们将色身认为是“我”!

接着如果思惟我将死亡,我们也可能会产生这样的念头:“那是件多么恐怖的事。让我们连提都不要提起有关死的事。我们当然都会死,不过那是件很遥远的事!”当你年轻时,以为死亡还离得很远──让我们尽情享受生命吧!但如果我们认识的人死了,或我们自己几乎快死了,那么,死亡就会变得非常可怕。而这一切都是源于执着“色身是我”的想法。

>执取美好

当然,这些全都是我们所抱持的观点、感觉、回忆与偏见。我们不但因为把色身视为我而受苦,同时也在执取美好的事物与感受时受苦──“我只要美丽的东西,我只要可爱的东西;我不想要看到丑陋的事物。我只要美妙的音乐;不要难听的声音;只要香味……。”

>执取我的观点

我们执着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执着对英国、法国、与美国的看法与意见。当执着这些观点、意见与认知时,这份执着就形成了五蕴中的受、想与行的相续,因着以为它们是“我”的关系而执着五蕴:“那是我的观点,我的想法;我所想要的或不想要的;应该的和不应该的。”所以,因为“我”这个妄想,我们变得悲伤、苦恼、失望、沮丧、懊悔与哀叹。(摘自《香光庄严》82期)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