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上一页              下一页 
原始佛教(一二五)

洞悉放下的智慧 ③

放下贪爱

(阿姜苏美多 著 释自霁 译)

苦的生起是由于对欲望的执取,欲望有“欲爱”、“有爱”、“无有爱”三种。

我们应有的正观智慧,便是清楚地知道欲望的生起,同时知道欲望应该要放下。

佛陀所教导的,便是洞悉放下的智慧。

 认清苦的根源与无常性

认识第二圣谛就是知道苦有其根源,它并非恒常的。“某种苦一定会生起”并不是绝对的事实。苦所以生起是由于对贪爱的执取,你可以观察贪爱。因为它就是法,它生起后,就息灭了。

透过眼、耳、鼻、舌、身与意的感官层面,你能看到贪爱生起,它寻求着美好与可爱的东西。欲爱就是这类对感官乐的欲求,感官欲求总是希求某种如意的,或至少是刺激的经验。在追逐与攫取感官的快乐当中,你可以看到欲爱的欲求活动的情形。

>贪爱应该放下

“有爱”是想要成为什么的欲求,这种爱跟想要变成什么有关。基本上,我们不知道自己是谁,我们的愿望就是去获得、达到并成为某个模样。在修道的生活中,这种“有爱”可能非常强烈。你觉得自己之所以来到这个地方,就是为了要开悟或有所成就,得到某种功德,这些听起来都很好。可是即使是想要开悟的欲求,仍可能源自于无明,从我见而来。“我要成正觉,我要成为第一位美国籍的阿罗汉;我受不了这个世间,我要赶快开悟,就不必再投胎转世了;我可不想再经历童稚阶段,这些事我一点都不想要;我想要到达那种境界,我永远不必再转世。”这些可能是有爱,或者是无有爱──这两者总是手牵手,一块儿来的。为了达到你的理想,你必须除掉那些你不喜欢与不想要的东西。“我要去除烦恼染污,我要改掉坏习气,我要戒除贪欲。”──这些看来都是十分正当的。烦恼染污不好,确实应该去除。

因此,在修道的生活中充满许多无有爱,我们可以花一辈子的时间,专门去除某类东西,藉由除掉什么东西而成为另一种东西。请注意,第二圣谛就是去认识“贪爱应该放开与放下”,它并不是一种对贪欲的排斥,而是一种理解──你松开了它。否则一味地想要除掉欲求,还是一种无有爱。认识它,了解它,但不要在其中横生枝节。出自无明,你的欲望会说:“我想要成为一个开悟的人,觉者不该有那样的想法,我不该有这种想要成佛的欲望,我不该想要成为任何东西。”以上的想法都可能受到无明的制约。因此,我们应培育这样的智慧:“贪爱应该要放下。”

>心的陷阱

当我们说:“不该执着于任何事物。”在某个角度,这句话听起来是相当正确的,不过这想法,仍可能是受到无明所左右的心理活动而来。“我不应该执着任何东西”的念头,很可能只是一种自我肯定。因为自己执着某些事物,但却认为自己不应该执着。“我应该不是这样子的”,这是心的陷阱,并非对欲爱、有爱、无有爱的真正觉照。思惟观察:究竟什么是执取?如果你真正所做的只是把事情抛开,那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不是吗?你并没有确实地观察欲爱、有爱与无有爱,就不会生起智慧去认识放下的意义。你只不过是采取对抗执着的立场,这还是一种执着!

因此审察、深入地观察执着。观察它,是很细微且实际的方法,远远胜过去树立一个“自己不应该执着任何事物”的看法。

>因真正认识而放下

我记得在曼谷有位精神科医师,他习惯拿起别人的手表来看,而当别人因此而不高兴时,他就会说:“你执着你的手表。”然后他拿起自己的表,并将它丢掉,以证明他的不执着。当他对我夸耀此事时,我回答:“你并没有掌握到要点,你执着‘我不执取我的手表’的观点。”那并非放下。对不对?把这个东西抛开,就如同一个自负而令人讨厌的人大声宣布:“你执着,我不执着,我已经把我的丢掉了。”“你瞧!我可没黏着这些糟透了的物质。”或许你只是对没有执着引以为荣,但这其中还是有很多的我。以智慧反观,我们认识了执取,我们不必非要除掉什么不可,虽然我们不能执着它,但可以放下它──不是以除掉它的方式来放下,而是因了解:苦来自于执取而放下。

(摘自《香光庄严》82期)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