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上一页              下一页 
原始佛教 (三十七)

苦 谛

四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是佛教的四大纲领。苦、集二谛说明苦的果和因,灭、道二谛说明苦灭的果和因。佛教所说的“苦”,原文有很多种涵义,不但指一般所说的苦,还有“不完美”、“无常”和“不实”等意义。人的感受固然有苦、乐的差别,但是佛陀深刻观察的结果,发现人间的苦受、乐受都不出于“苦恼”的范围,“苦恼”是人间普遍的真实现象,所以说它是“谛”。

由于人间有苦、乐的差别,避苦求乐就成为多数人生活的目标。大致上,老、病、死、所爱别离、怨憎相会,以及所求不得,是一般共同的苦恼,人每天就在想办法寻找自己所认为的快乐和回避这些痛苦。但是除了生理病苦求之于医疗保健较为直接之外,一般人并不理解到根本的苦恼是什么,茫然地以习性的好恶去作枝节式的避苦求乐,结果并没有真正地找到快乐,就像渴鹿不停地追逐着阳焰的幻景,终究找不到水塘,只有疲累而死。

透过深细的省察,我们可以发觉:任何趋乐避苦都不过是空虚无聊的延伸,在空虚无聊的驱策之下,各式各样的欲望随着各种机缘滋长:追求财富、追求异性、追求名位、乃至口腹之欲,无一不是空虚无聊的化身。

财富的累积可以满足物质欲望,但并没有保障安全和快乐,“受薪阶级与百千万富翁的区别在那里?就是后者工作更辛苦,休闲更减少,责任负担更大,如此而已”;“我时时谨慎提防,随时数名保镖寸步不离”;“我不用工作,钱多得花不完,但我因此不知钱财真正的价值,有时也不知自己的价值”;一名常为有钱人诊治的临床心理学家说,他的病人最大的困扰是:不知道人们对他是否真心,究竟是喜欢他本人?抑或渴望他的钱财?这些讯息显示:财富并没有免除人的空虚和不安。

异性的追求在于满足自我爱。劳心劳力地去追寻中意的对象,互相“占有”,彼此分享内心的秘密,空虚寂寞的心有了攀附和专注,生活的重心便是忙着满足彼此的所爱、所好,一时一刻都不能失去,不能有意外,即使暂时的分离,也会产生种种酸苦,牵肠挂肚,恍然若失,“不安、烦燥、寂寞,甚至愤怒”,这些被认为是表示爱的情调。然而,各有各的好恶习性,有任性和委屈,自我爱就不能满愿,当期待和现实有冲突,当开始情不投意不合时,海誓山盟成画饼,以往的胶着甜蜜变成苦涩和悔恨,空虚无聊之心再度展现。“爱”如果是“占有的激情”,所谓的快乐便难以持久。

各式各样的忙碌可以使人暂时免去空虚无聊之苦,但它并没有消失,百忙之暇,它又乘隙显现,令人坐立不安。名位权势的竞争在于满足人的荣誉感和主宰欲,但也不见得就会快乐;他免不了苦心积虑应付各种压力。成了知名人物,行动也反不如小人物来得自在。各种酒肉狂欢,感官刺激,也不过在麻醉自己,逃避空虚无聊而已。

心力专注于各种欲望的追求,表面上使人不觉得有空虚的威胁,即使有焦虑不安等各种苦恼,也认为是值得的。随着好恶习气在趋乐避苦,欲望达到了便是乐,达不到便是苦。但是,世间的一切都是因缘会合的,无常的、各种情境都相对地带来问题,为了免除空虚无聊,避苦求乐成为每人每天必须面对的问题。空虚无聊使每个人去做无穷无尽的追逐,使每个人误以为人生就是有苦有乐,在苦乐的迷幻宫里轮转不息。
                        (摘自《新雨月刊》第6期 显如)

枷 锁

锡达居士对众比丘说:“假设有一根绳子或一把牛轭将一头黑公牛与一头白公牛绑在一起,那么应该说黑牛是白牛的枷锁呢?还是白牛是黑牛的枷锁呢?”

“不!都不是,居士,黑牛、白牛都被绳子或牛轭所束缚。”

“比丘们,与此同样的,眼根不是物件的枷锁,那物件也不是眼睛的枷锁;因为它们二者而产生的欲望与执著才是枷锁。耳根与声音、鼻根与气味、舌根与味道、心与念头等都不是枷锁。因为它们的相互配合而激起的欲望与执著才是真正的枷锁。”

“善哉!居士,你说得好。你具备了与佛陀精湛的教诲相一致的慧眼!”   

                      (摘自《佛陀法语》达弥卡法师)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