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自己
④
从“忍度”说起
忍度的呈现
大迦叶与阿难
话说佛灭第一次结集法藏时,由大迦叶主持,他对阿难的呵责,举出十大罪责。当时,不但阿难需要修忍,大迦叶何尝不是忍气吞声?为了激励阿难证果,以加入结集行列。修行除了有善行外,佛法看待强者弱者的判断标准,迥异世间,般若波罗蜜的不共世间,是三轮体空,体证“法”的空性,法的永恒,而全然接受。
在变换中安顿自己
有一次,有个法师告诉我,她带爸爸去香港旅游,下了香港国际机场,她爸爸嘟嚷说:“不知道要看什么,看山看水,高雄还比这里还美。”诚然,高雄美在有山有水有港口,更因为他的感情在那里;走遍全世界,都不会比家乡高雄美。
今年新春过年,这位法师想服侍年老久病的父亲,就带老人家逛爱河、哨船头。哨船头已经整治过,爱河也成了著名的景点,老人家看了,非常满足、高兴,说唯一的遗憾是高雄捷运还没通车。元宵过后几天,老人家就走了,安心地走了。其实,这位老父以前在南非工作,小孩都是由母亲在台湾带大;人在国外,却心系家园、家人。晚年多病,长年洗肾,平常念佛用功,安顿自己。
愈开放多元,愈要将心比心,慈悲对待一切
多元、开放的时代来临,面对变化,唯有不断调适才是上策。而所谓教育改革,尊重人是教育权的主体,意思是要让人能充分发挥长才,而不只限于科考一途,但这样的理想必须社会配合建设各种多元管道,那是引导,也是观念、视野的开拓。民国五十二年,我到高雄兴隆寺常住,兴隆寺两甲田地就在文藻学校对面。我心里想:“对面文藻正在兴建校舍,修女在那边监工。同样是宗教师,修女兴建学校弘法;佛教却只能种田,这才叫修行吗?”于是,我思考宗教师服务社会的另一种可能,后来就创办香光尼众佛学院,开办信众佛学研读班。
《香光庄严》曾登过一篇典故,是阿含经的记载:有一次阿阇世王要讨伐邻国跋耆国。阿阇世王学佛,又怕佛陀说他讨伐是不慈悲,就派了一位禹舍大臣去请示佛陀。于是佛陀说了《七不退经》。佛陀告诉禹舍长者说:你们不可能侵损跋耆国,这有七个理由。第一、跋耆国人常常开会,他们很重视正义。第二、跋耆人上下合、同一条心。第三、跋耆人不违背制度。第四、跋耆人爱护大众。第五、跋耆人孝敬父母第一。第六、跋耆人净修梵行,不随欲害。第七、跋耆人不贪名利,先人后己。当时,跋耆国是非常小的一个国家,但上下一致、团结,互相的尊敬。佛陀说跋耆国的人民是团结的,别人不可能轻易攻破。佛陀这样讲了之后,阿阇世王就取消攻打跋耆国的念头。佛陀也用这部经开示僧团僧众,要站在这样的原则来看待世间。
怎么看待不同文化、背景的展现呢?我平常习惯口袋里放卫生纸,有时还可以擦桌子。有一次,去东南亚地区,我擦了桌子后,因为不见垃圾桶,这张卫生纸不知要丢到哪里。我就问餐厅的服务生:“姑娘!这个纸要摆哪里?”“来!给我!”那姑娘一把就将卫生纸就往窗外丢。其实,三十年前的台湾也是这样的。如今台湾的教育普及,学佛的人多,改变了我们不同的思考,这些在比较之中才能看到不同。因此,所谓的“安受忍苦”就像身处异地、遇到异类,看到不一样的文化世界时,应将心比心,不应丑化别人。修行法门可以有各式不同,但真理只有一个,那就是──关心人,让彼此更有慈悲、智慧,更加自在安详。
愿大家修习忍辱波罗蜜多,增上福德智慧的资粮。愿我们一起向究竟圆满的佛道迈进。
(完)(摘自《香光庄严》第94期 释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