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愚人的譬喻】(9)
《百喻经》      乘船失盂喻

昔有人乘船渡海,失一银盂,堕于水中。即便思念:我今画水作记,舍之而去,后当取之。行经二月,到师子诸国。见一河水,便入其中,觅本失盂。诸人问言:“欲何所作?”答言:“我先失盂,今欲觅取。”问言:“于何处失?”答言:“初入海失。”又复问言:“失经几时?”言:“失来二月。”问言:“失来二月,云何此觅?”答言:“我失盂时,画水作记,本所画水,与此无异,是故觅之。”又复问言:“水虽不别,汝昔失时,乃在于彼,今在此觅,何由可得?”尔时众人无不大笑。

亦如外道,不修正行,相似善中横计苦困,以求解脱。犹如愚人,失盂于彼,而于此觅。

注释:

① 师子诸国:《大唐西域记》中作僧伽罗国。印度古籍称为铜色国,异名颇多。宋代《诸蕃志》称细兰,明代译作锡兰,沿用。一九七二年改名为斯里兰卡。五世纪初,我国高僧法显曾由海路到达该国。《法显传》有记载,这是中斯两国交往的最早记录。
  ② 正行:真正的行业。对邪行而言。
  ③ 相似善:表面看是善法,实为伪善。

译文:

从前有一乘船渡海的人,不慎把银制的器皿掉到海里。当时他想:“我现在就在水面上做个记号,以后再来打捞。”过了两个月,他到达师子国,看到一条河,就到水中寻找那只丢失的银盆。旁边的人问道:“想做什么呢?”他回答:“我以前丢失了一只银盆,现在想找回来。”旁人又问:“在什么地方丢的?”回答说:“在刚渡海的时候。”又接着问:“丢了多长时间?”回答说:“丢失了两个多月了。”又问:“丢失两个月了,为何在这里找呢?”他回答:“我丢失银盆时,在水面做了记号,原来在水面划的记号,与这里没有不同,所以在这里寻找。”旁人又接着再问:“水虽没有不同,但你以前丢失是在别处,现在却在这里寻找,怎么可以找到呢?”这时周围的人都对此大笑不止。

这就好比外道的修行者,不去参悟佛理,专门修习相似善法,刻意苦行,来求得解脱。就像愚蠢的人,在海中丢失银器,却在河中寻找。

辨析:

这个比喻故事,乍看与“刻舟求剑”的成语故事无二,意在不应不顾客观条件的变化,泥古不化,不知变通。本文中丢失银器的人,其推理更具有模糊性,表现在他可以无视海水、河水的巨大区别,只看到一点,全然不顾其他,这使人想起“盲人摸象”的故事,其结果都是一样荒唐可笑。

因此只见到“水”的偏见与只知用苦行的方法来修证智慧,其错误是必然的。
                  (摘自《百喻经注释与辨析》荆三隆 邵之茜著)

供你思考:

圣法法师在《百喻故事广释》里说:世间有许多事情人们认为确确实实,实际上是一种的错觉而习于为然。譬如自古人以为,太阳绕地球而行,实际是地球绕太阳,我们看道路或铁路,明明看到越远越狭,实际上没有狭。我们做梦的时候,明明有房子、有某某人、也有某某事情发生,可是一醒来什么也没有了。

我们众生生在此世间,也和做梦一样,没有一件事情是真的,可是众生的意识上或感觉上每件都是真真实实的,以此错误的感觉造成了一生的辛苦和造业,这是迷惑的众生。

人都有成见,佛教里各人对佛法的见解也不相同。成见有正也有邪,若是正法的成见,是修行解脱的帮助,若是邪见的成见,不知害了多少人堕魔道,或作事徒劳而无功。

聪明人脑筋比较敏捷,若是固执成见,不肯下问或集思广益,即往往执非为是执邪为正,其将来堕落也更深。愚笨人见识不广,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即多错误。若肯虚心请益善知识,也不失为有福的人。

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为适应各种根机而设。有人自是非他,或排除异己。或牢牢执著自以为是。皆是成见作祟,舍成见并不是没有主见,而是要虚心研究,请教善知识,而后择正法。

上一页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