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愚人的譬喻】(27)
《百喻经》      杀群牛喻

昔有一人,有二百五十头牛,常驱逐水草,随时喂食。时有一虎,啖食一牛。尔时牛主即作念言:“已失一牛,俱不全足,用是牛为?”即便驱至深坑高岸,排著坑底,尽皆杀之。

凡夫愚人,亦复如是。受持如来具足之戒,若犯一戒,不生惭愧清净忏悔,便作念言:“我已破一戒,既不具足,何用持为?一切都破,无一在者。”如彼愚人,尽杀群牛,无一在者。

注释:

①啖:吃。

②排著:一个接一个地推。

③具足之戒:又称大戒,指佛教的比丘和比丘尼所遵守的戒条,比丘戒二百五十条,比丘尼戒三百四十八条。出家的佛教徒根据戒法规定受持此戒,即取得正式僧尼资格。

④清净忏悔:清静,指远离罪恶的行径,脱离烦恼的境界。忏悔,指自己认错改过。佛教规定,出家人半个月举行一次诵戒,给犯错者以说过悔过的机会。

译文:

从前有个人,有二百五十头牛,他常把牛群赶到水边草地,随时有草料喂养。一次有一只虎吃掉了一头牛。这时牛的主人便想:“已失去了一头牛,也不成整数了,留下这些牛还有什么意思?”于是就把牛赶到深坑的边沿,一个接一个地推到坑底,全部杀死了。

世俗愚昧的人,也是如此。接受佛法完整的规定,犯过失却不产生内疚,不能远离恶行悔过向善,反而这样认为:“我已经犯了一戒,再保持其它戒律还有什么意思呢?干脆连一条戒律都不信守。”这就像那位愚人,失一牛而杀死全部的牛,无一保留的做法一样。

辨析:

正如人们常讲的: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万事开头难。其实无论是好的开始,还是坏的习惯,都是由小到大,由微不足道到势不可遏的。有了一次,往往就会有更多次,因此人们重视“第一次”。这不仅有开端的内涵,而且对人的心理也会发生强烈的作用,因为追求完美是善良人们的天性。当第一次没有办好时,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会产生放弃的念头,就会心情沮丧,在认识上也会出现以偏概全的偏差,以为第一步没走好,以后也就不易走好了。其实这种心理每一个人都会有,问题是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态度。理性现实的人,会认真总结第一步所提供的经验,认真地进行下一步的准备;心态积极乐观的人,会认为第一步已经为第二步提供了经验,会更加自信;而悲观消极的人,不仅会放弃,有的还会产生抱怨情绪。佛教在引导信徒修待戒律的时候,能够看到人的心理生理特征,其循循善诱的方法,比空泛的教导更有说服力。(摘自《百喻经注释与辨析》荆三隆 邵之茜著)

供你思考:

圣法法师在《百喻故事广释》里说:每个人往往都有自己的隐私。当自己的隐私被人揭开而不能隐瞒下去的时候,往往都是恼羞成怒而做出很可怕的事情来,这也是人类劣根性!是谁的过失?该怪揭开的人或是怪自己有隐私?双方若是任何一方理智一点就不会发生这种事,最好就是人人都有理智或人人都没有隐私。

从前有一农夫养了二百五十头牛,有一天一只猛虎扑杀了一条牛。牛主人不但不设法保护牛群的安全,竟向牛群发牢骚地说:“我的牛是完整的二百五十头,如今已被虎噬食了一头,其余的牛还有什么保存的价值?”心里很懊悔,“当初为什么那么辛苦的去开辟这么广大的牧场呢?如今已不能完整了,留它有什么意义。”他低头沉思了片刻,最后把所有的牛一只只推下山崖深谷。

出家人受持二百五十条戒,没有用心护持,连一个在家居士都不如,毁犯了一条戒,他不思忏悔,反而想:“把清净戒都统统毁犯了。”

人的智识是高高低低,参差不齐的。人的行为邪正也是差别很大。人的心更是千变万化,所以欲认识一个人的好坏很不容易,古人说:“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有的人很有智识学问,可是做事却是做那些愚蠢无知的事,有人虽没有什么智识学问,可是所做的事情却是合情合理的。所谓“上上人有下下智,下下人有上上智”是也。

因为我们过去无始以来已积集许多善恶业,其善恶的业力生起现行,遇到什么环境,即引发什么业力出来。所以虽是上上智的人也会做出下下的行为来,或一下子善,一下子恶的行为。

是故学佛,须先学正知正见,譬如欲往某某地必须先认识路程一样,盲目的乱撞,不但不能达成目的,还离目的地越来越远呢。做人处世亦要有正知正见,才能避免作恶造业,修行用功更是应修习正定才能开发智慧。否则走入魔道就“一失足成为千古恨”了。

上一页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